父女对话录-两代人对电子游戏的看法

游戏这种东西,家长往往就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这个切是很多方面的一刀切。
当家长天天在问为什么游戏玩不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游戏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种类,一个囊括无数种东西的分类。
从很久很久以前,从骰子的诞生,从扑克的发明,游戏这种东西早就和人类融为一体,甚至人类以外的很多生物中也有进行游戏的举动。
当你知道了这以后,让我们在把提问拉回之前,游戏是否会腻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这个问题显得滑稽而可笑?
游戏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分类,过于功利化的看待游戏才让游戏在家长甚至年轻人的眼中变得等同于玩物丧志。
但事实上,什么是功利,什么又是学习?
所谓的寓教于乐,从来都不是代表在游戏的同时掺杂习题。不是说只有吃苹果的时候数一数5个苹果减去2个等于多少才叫学习。
学习是一种人类时刻都在进行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一套公式。
当你能够画出一幅美丽画作的时候,是什么给你了选取颜色的经验?难道是有一套表格告诉你,A应该是红色,B应该是蓝色?
没有公式,或者说不仅仅是公式,正是对各种物体的观察,才培养出每个人都颜色的感觉。
美术课当然会教给你如何画阴影,如何处理透视,但从本质上,他们只是教你观察世界的方法,而真正的颜色,你依然要从自然中去感悟。
同理,游戏不是说非要套一条习题进去才叫学习。游戏本身囊括这无数题材,无数世界。游戏本身就是一扇窗。
很多人觉得旅游可以开拓眼界,而游戏便是另一种开拓眼界的方法。
诚然会有一些游戏以暴力血腥之类的要素去吸引玩家,但这个问题真的出在游戏么?
同样是一幅扑克,他可以是德州扑克也可以是24点,问题并不出在载体本身。
实际上即使游戏没有刻意去教学大家什么东西,但一款优良的游戏他本身就囊括了非常多的知识点。
各式各样的画面,3d游戏所拥有的空间感,系统化的游戏规则,隐藏在装备数值中的数学,诸如此类。
如果说我这么说你觉得我夸大了游戏的功用,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从程序的角度去看待它们。
不管是游戏也好,X信X付宝也罢,他们都是通过代码将逻辑与规则表现出来。只不过,前者是一套华美的服饰,后者则是一套坚固的盔甲。或许你要说盔甲更为实用,但,服装难道就一无是处么?
游戏本身就是集大成者,策划、程序、美术,由这三大行业的精英构筑出了一套精妙的艺术品,更可贵的是它是在里手里真真切切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而你还在觉得它没有任何用处?
这和拿着四大名著质疑他的故事根本教不了你知识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