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aper解析:亲密关系中的回应

2019-01-23 00:48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论文说明:本文来源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题名为Responsiveness

【简介】

当人们描述理想的亲密伙伴时,大多都出现了“是一个能够向其吐露心事,分享生活愉悦的人”、“一个有同理心的倾听者”及“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持”这样的描述。研究者将以上这些要素背后所关联的成分称为“回应性”。回应性描述了一个人如何投身或支持另一个人的需要和目标,虽然它是一个涉及概念广泛的词语,但却将这些相似的现象组织成了一个连贯体。

回应性植根于个体的人格、目标以及交往主体的人际关系历史,能够揭示出交往者对人际互动的感知。回应有助于关系的促进和幸福感的增长,突出了对个人的理解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回应模型】

回应有三个关键部分:一是理解,理解伴侣的核心自我(如需求、欲望、长处、劣势);二是确认,即尊重伴侣的观点或自我观念;三是关怀,表达对伴侣的爱,给予温暖等。

 

回应模型:AB的互动或诱发事件(AB人际互动之外的事件)结合A的需求、目标和愿望使A产生并表达了对于B的理解、确认和关心。而B又根据自己的需求、目标和愿景产生了对“回应”的感知,最后影响到B自身和关系。回应的进程开始于一段互动或是互动以外的诱发事件。人际互动如AB同时参加一项活动,BA倾诉一件压力事件,讨论冲突矛盾亦。诱发事件如A做了一件对B有影响的事,A做了一个对B有影响的决定,亦或是B从第三方了解关于A的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对方(B)感知不到“回应”的原因有:A没有意识到当前情境中需要给予B“回应”;A意识到要给予回应但是并不打算回应对方;A想要给对方回应但是回应方式错误或者B没有理解A的回应

回应模型


 

【回应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确认了对关系和个人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的一些关键的人际互动过程,如支持资源、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参与分享活动。而近期研究直接将矛头指向回应性本身,并认为回应性本身是能够促进幸福感以及关系的各种方式的核心要素。

研究一致表明,回应会促使幸福感生成,如回应性与更高水平的亲密有关,在癌症患者中与情绪情感上的幸福体验有关,与负性反馈的开放态度有关(即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去听取一些负面的反馈,如对方直接指出我们的缺点),与无防御状态有关,与自我整合有关……

存在的证据指出这一系列的相关背后的机制:其一是,回应减少了个体在依恋关系中为脆弱而采取自我防御的倾向(自我防御会破坏关系),同时还使得伴侣增加那些有利于关系发展的行为。其二,回应还暗示着接纳,暗示着双方对将来彼此照顾行为的合理预期(对未来的依恋有合理的预期),因而能够满足归属感需求、亲密需求,还能够建立安全依恋。

回应之所以会帮助双方建立合理的预期,是因为理解的准确性在其中得到了保证,双方都对彼此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因而不会建立不符合现实境况的预期。

 

【回应与理解的准确性】

早期研究发现积极幻想(以一种自己偏好而不是客观的方式感知伴侣)有助于加固关系。但后来争议不断,有研究者认为对伴侣认识的准确性会影响一段关系的结果:对伴侣准确的理解能够增加回应行为,且关系的良性发展与伴侣对彼此行为、态度及特质的准确感知是关联的

而理论和临床经验都指出,现实中真正的理解,意味着来自他人的反馈与自我理解是一致的,此时应当会使人产生一种“被理解”的感知(比如B在倾诉的过程中觉得自身是受委屈的,如果AB的反馈当中透露了“B遭遇了不公正”并为其打抱不平时,二者的理解是一致的,将会使得B“被理解”)。在临床中,积极倾听是与之相关的一种谈话技术,这种技术要求倾听者诠释倾诉者的信息以确保倾诉者的信息被准确地“接收”了,而这也会让倾诉者产生被理解的感觉。

如果对方的理解明显与我们的自我理解不一致时,我们从对方处获得的验证性反馈不太可能会让自身产生积极体验。基于以上理由,更为合适的结论是,实际的理解确实有利于关系的成功维系,但并不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通过感知理解,即“被理解”的感受)来调节关系的。

 

【“回应”感知与动机偏向、行为】

在回应模型中已经指出了“回应”不一定会被人感知到。“回应”感知会受到行为的影响(即回应发出者的行为是否妥当亦或是回应发出者是否表现出了行为);会受到回应接受者的动机偏向影响(见回应模型部分红字部分),如拒绝敏感偏向(即对拒绝很敏感)的个体、自尊低个体更容易注意到伴侣“缺乏关心”的细微痕迹依恋回避倾向高的个体在积极事件中更少地感知到伴侣的回应。这些具有动机偏向的个体,自身的一些特点相当于放大镜,会放大那些本不突出的行为。

对回应的感知受到动机重构(motivated reconstrual)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存在相互性,伴侣可能会将自己对伴侣的回应水平的相关信念投射到伴侣身上,也就是说,在伴侣身上感受到的“回应”实际上是自身观念或行为的镜像。例如,A觉得自己很好地回应了B,当B作出反馈时,A倾向于将B的反馈也解读为“一种很好的回应”,而实际上这种解读其实反映的是A自己的“高水平回应”。

 


paper解析:亲密关系中的回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