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五行学说 五 笔记整理
可能颜色特别青的,确实是入肝。比如说青蒿,大部分蒿类植物他就春天青,但过了季节他就黄了,但是有一种蒿是四季都青,那他这个颜色特别分明,他入肝。那你总归起来,比如说你五种颜色,总归起来总得分并不低哦,估计应该有七十分左右。但是我这个颜色只是一个项,而不是所有,所以现在很多人责难中医,我觉得经常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说,你说黑芝麻补肾,他就说煤球更黑,补不补肾。好像很有智慧,其实这种是无聊,为什么呢,你比一样东西首先有个范畴的,我比的是药物,那首先你煤球给我论证能不能吃,能吃再说,但能吃的是不是就能补肾呢,也不见得。那你比如说,假如有一种花是黑色的,那中医可以说这种花基本上可以入阴分,也可以入肾精,但是不一定入肾脏,为什么,花比较轻,他往上走了,而且花基本不具补的作用。所以你假如可能有种花黑色的,他就入肾精起发散作用,而不是起补肾作用。芝麻为什么可以呢,芝麻黑色,他是籽,籽是重的,而且你是植物的种子,你说植物的种子跟人的生殖细胞不是同一个意思吗。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所以他补肾的概率就高了,光是这样我还不能算,他又有甘味,甘又补了,这是黑芝麻也是甘平,他有甘味。那我又多了一个参考因素,他补的概念可能更足。好,你把它打开来看看是白色的,皮是黑的肉是白的,里面富含油脂性,一含油脂就润滑,所以润肠通便那不用讲的。
所以古人观察中药不是一样东西,所以你不能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好像很有智慧,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所以认识中药应该是这样认识,当然我们现在中药教科书有点麻烦,就是四气五味没啦,那是对中医跟中药的阉割。就本来我认识中药好好的很立体的方式方法,现在为了迁就现代人把它浅化,浅化成只有四气五味,那完了,那换句话来,四气五味一样所以我的功效一样?比如说,刚刚讲的黑芝麻,甘草,蜂蜜,都甘平,功效并不完全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补,但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换句话来讲,他们的质地,形状,颜色,部位,生长季节,生长的地区,不同,都不一样。那比如说淮山,还是甘平,他补哪里呢,他补肺。可以啊,白色,但是他也补脾,但你说凭什么他补脾呢,除了甘之外,他还有一个地方,淮山是淮庆府产的好。淮庆是在河南的,河南在中原,中原属土。跟产地有关的,地理环境也影响。
那你很简单,比如说当归,当归四川产的就以活血为主,中原产的是以补益为主。中原,干啊,四川不用讲了,辣啊,辛味啊,发散啊,行气啊,活血。同一个药物,产地不同,功效就不同。但我们教科书现在很少这样讲的,把好好的中药很立体的,搞成了平面的中药。
气味。也讲概率吧,辛味入肺,概率应该接近九成。那你最简单的,以后你们学治疗感冒的药,感冒的药中医叫做解表药,他都懒得跟你说解表,他直接加个辛。辛温解表,辛凉解表。那个辛字好像已经是前提了。当然你说解表药之中没有不辛的呢,有,但是不辛有不辛的道理。比如说蝉退,甘味的。你大概能想到为什么蝉退能治皮肤表证,并不难想象,他没辛味,但确实大部分是带辛味的。所以这个入肺有九成。
咸味入肾,至少有八成。好像可能更高。
然后我看啊,甘味入脾,一般。因为甘味是整个都是补益,你补益就不局限在脾。虽然说你以脾居多,但是其他脏也可以分。所以它变成了他的专门性没那么强。
然后酸味入肝,应该至少有七成。
苦味入心,概率也偏低。因为苦味的作用是清热燥湿,他入的脏腑比较多。所以变成了,好像苦味的概率更低,过来就是甘味,而其他的酸,辛,咸还比较高。那假如说,我这个也有七成,颜色也有七成,我加起来,就高于七成了,我再加其他参照。所以我前面讲了,中医是通过很多个因素互相参考,慢慢那个答案就接近正确,但是我不求每个因素的精确。因为古代,你说要计量他很难计量。
下来,控制疾病的传变。

就刚才讲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你说为什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呢,这里特指的,肝气郁结,你不能说肝病,那肝血虚了不传脾啊,所以他这个肝病指的是肝气郁结,容易传脾。也就是说,你假如学好了,你得到这个肝病是肝的哪一种状态呢,你大概心中有数,现在谈不上,但以后这个不难把握,大概往哪里传,那么先截住他,叫做预见性治疗。
下来,确定治则跟治法。注意治则跟治法有点不同。治则是层次比较高的,概括性比较强,但是不具体。比如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那么这种就是治则。治法就更具体,比如说肾阴虚补肾阴,肾阳虚补肾阳,肝血虚补肝血,很具体的操作就是治法。而我们一般是这样,初学者,可能治则治法都要,但是学会了一下就到治法了,我那个直接就可以操作了。等于说我治法已经有个前提,比如说我补肝血,实际上是在虚则补之的治则下的具体治法,但我这已经没有违背补虚这回事了,可以直接到位。
好,治则。
按照相生关系的治则跟按照相克关系的治则有不一样。复习一下,相生关系叫做母子关系,所以按相生关系的治则,只适合用在母子关系的疾病。好,这里包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好,先看虚则补其母。虚则补其母有两种操作法。第一种,一个脏的虚,比如说心血虚。你注意啊,心血虚不是补肝血啊,他是这样,心血虚前提肯定还是补心血,但是你考虑到母能生子,你可以加上补肝血,尽管肝没病,你都可以这样做了。这是第一种,虚则补其母。第二种,心肝血虚,变成他不是一个脏哦,两个脏同病,但是他复合母子关系,那个你就两个一起哦,还是并补,但是以肝为主。所以有两种操作方法,两个一起补,但是以补肝血为主,因为肝血终归会落实到身心血那里去,这是虚则补其母。
那么同样道理,实则泻其子,也一样。这种,纯粹的肝火,那我就清肝火,但是木生火,肝火容易引起心火。好,那我加点泻心火,我就体现了实则泻其子,我就体现了在这里啊。第二种,心肝同时都有火,心肝火旺,我两个一起泻,以泻心为主,因为肝火最终可以落实到心火。这是两种操作。
跟着,相克关系的治则。抑强扶弱,为什么呢,复习一下,相克关系的病理,就是相乘跟相侮,相乘跟相侮的病理就是一强一弱,是啊,强的欺负弱的,那么既然我们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到平衡,那就抑强,扶弱,你说除强扶弱也行,就这个意思,回到平衡就好了。
好,下来是具体的治法。按照相生关系确定的治法,你注意啊,教科书举了四个例子,真正临床不止这四种,只是这四种比较常用,作为举例引导一下你们你们知道怎么用,并不可能把所有举出来。

第一个,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那这个水就是肾,木就是肝,木叫什么呢,肝肾阴虚。这里就出问题啦,因为阴虚学过,肝肾阴虚没学,我现在把他展开有点难,我大概把他意思讲一下吧。
肝肾阴虚其实没那么困难,首先你先知道他肯定是阴虚。阴虚我们复习一下,阴虚则热,虚热证。虚热的表现,低热,潮热,五心烦热,拳红,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是阴液不够,口干,小便短,大便干,这是基调。肝肾阴虚无非是加上肾跟肝的定位症状,在刚才基础上,只要有肾的定位症状就要有肾阴虚。好了,肾的定位症状我们现在没学,但有一个大家都懂的,腰酸,是啊一看腰酸就算肾亏,也大半对。那假如阴虚那组来个腰酸,你就可以说是肾阴虚了,不需要多,定性。中医诊断就这么回事,定性加定位。好,刚刚不是讲肝气总揉眼睛吗,假如来一个两目干涩四目模糊,肝阴虚。你又腰酸,眼睛又有问题不肝肾阴虚吗,就这样。当然你学的多,你就知道肝系统的症状还有其他,肾系统症状还有其他。你注意啊,还可以多的啊,比如说干咳无痰,肺阴虚,你可以肾肺肝一起阴虚的。再来个,心烦失眠多梦,心阴虚。可以一起来啊,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中医其实不是太难学的,你学会了哪个跟哪个相关,然后出来就定性加定位。
但是有个麻烦在哪里呢,中医的所有因素都可以累加,比如说你发现他又阴虚又阳虚,那就阴阳两虚了哦,而这里又搞又肾又肝又肺,可能定位又很多了哦,等一下后面还有点淤哦,又见点痰哦。其实无所谓,你只要分得清楚,拎得清,你有多少因素我就分出来有多少因素,那我就一起来,滋阴补阳,然后滋肾阴有,滋肝阴有,滋肺阴有,化痰的有,活血的有。还有,中医每个理念中药都能找到对应的,比如说你有湿,你有化湿药,你有痰你有化痰药,你有淤你有活血药,全部对的上。但你注意我们教材现在是很简化的,很典型的,但是到了临床的真正的病人,实际上是我刚才讲的那种,排列组合。当然也有个简单的,多半没那么单纯,不是说一个心阴虚就心阴虚,多少要兼点东西。因为像每个人的背景都不一样,怎么可能病程一样呢。好,这滋水涵木。
第二个,益火补土。益火补土你注意这里有点变形,这个土指的是脾没有错,这个火本来应该指心,那么它治疗什么呢,这里说治疗脾肾阳虚,其实这按教科书只对了一半,实际上他治两个病,一个是脾肾阳虚,一个是心脾阳虚,你应该能看出来,心脾阳虚那个才正宗。但你说为什么后来变成了补肾的呢,你注意啊,最早的,比如说,脾阳虚,我们知道火能生土,我就能通过补脾阳虚,补脾阳的时候补心阳,或者是心脾阳虚我两个一起补,补心阳为主,现在还有没有用呢,还在用,针灸。针灸还是按第一个理念,假如说你脾阳虚,我取脾经,取心经,分别用艾灸或是用温的方法,来达到补脾阳的作用。但你说这个补肾阳以补脾阳是什么用法呢,方药。其实他的意思有点像这样了,这个火不代表心,代表了阳气。那就有问题了哦,你看看刚刚讲了火曰炎上,火是向上少的。你假如补的是心阳,他往上烤,烤的就是肺,脾在他下面的,但我补的是肾就很赚了,肾的位置最低,我补了肾阳不单是温脾阳,我五脏六腑的阳都温了哦,所以他从经济学原则,补肾阳,什么都能温到了,所以这个火就变成了阳性。但你说我针灸为什么这样用,但你注意,你针灸你不是补这个心哦,你补的是心经,经络,因为经络是互通的,他不存在上下问题,经络一条串一条一条串一条,互相是通的,所以针灸还是补心阳以温脾阳,方剂是补肾阳,以温脾阳,这里做了变动。
好,那你用在脾肾阳虚,那我又念念有词啦。阳虚,我们过一遍,阳虚则寒,胃寒,或者是局部的冷感,然后面色白,舌淡脉迟,无力。加上虚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分泌物排泄物清稀。但假如我要定位,比如说脾肾阳虚,那我可以定位得更准啊,比如说刚刚讲的局部冷感,我可以说腰酸冷,他冷感我可以定在肾了哦,腹部有冷感,或者是喜温,你用个热水袋敷一下他感觉舒服,喜欢温暖反过来就是寒。好,或者还有大便清稀,纳呆,那就是脾了哦,你看腰酸冷,就是肾了哦,肾完再加多一点叫做小便清长,你肾暖了,那么这样定性是阳虚,定位在脾肾,那就是脾肾阳虚。好这个,你说我现在还记不住,不要紧,后面讲脏腑还会展开,现在只是让你有感觉。
下来,培土生金。这个没变形,土就是脾,金就是肺,通过补脾气以益肺气,用在脾肺气虚。那这里就出来一种虚了,没学到,前面讲的阴虚阳虚没说气虚。气虚,你把阳虚的虚那部分分割出来,就是气虚,没有寒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就是气虚。或者这样理解吧,纯粹功能减退是气虚,功能减退加寒象是阳虚,阳虚减寒象就是气虚了,两者接近,就是一个有寒一个没寒,功能大家都相同,那脾肺气虚无非是加上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说腹胀纳呆大便烂,再来一个肺的系统症状,咳喘无力痰白,那你就是脾肺气虚,两个一起补,补脾气补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