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有冰阔落怎么办?

2019-08-19 21:44 作者:竹又又  | 我要投稿

我的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90后、95后,一到夏天,他们就会往家里屯大量的可乐、柠檬茶,出去一起逛街、吃饭,他们也是各大奶茶店、咖啡店的座上客。

可能是从小的一个习惯不同吧,我还是一年四季热茶不离手的,当然除了大排档和涮羊肉的时候。

在奶茶店出现之前,北京的夏天都有什么饮料呢?我想现在被大家熟知的是“北冰洋汽水”。北冰洋汽水我小时候也没少喝,它现在分一个橘子味的,一个橙子味的,但最早只有橘子味儿的,一定要玻璃瓶的才正宗,超市货架里面卖的那种易拉罐的不行,没有那种感觉。

玻璃瓶灌得八分满,从冰柜里拿出来外面还有一层小水珠,坐在胡同口的小卖部门口的小板凳上,起开上面的瓶盖儿,随着“呲”的一声气声,还能看见从瓶口里钻出来一缕白烟儿,不要顾及形象拿吸管嘬,对瓶吹的最舒服的,喝完了记得把玻璃瓶留在小卖部,还能换回来两毛钱。

北冰洋汽水

但是呢~今天我们聊的不是北冰洋汽水哦!我们说说在北冰洋出现之前,都有什么解暑饮料。

一、酸梅汤

首先老北京的酸梅汤选取的不是青梅,而是酸梅,或者叫乌梅。把乌梅晾干成乌梅干以后,制作酸梅汤,现在倒是没有必要自己摘乌梅自己晾,不过超市很少有乌梅干,可以去中药房买,同仁堂什么的都有卖,有散装的也有塑封的。

酸梅

其次在旧时候,北京城里的酸梅汤是分等级的,也就是说制作的方法分三种。

第一种:用开水浸泡乌梅干,等味道、颜色浸泡出来以后,过滤掉果渣,放进去一点点冰糖,等放凉以后再加入桂花,这样制作出来的酸梅汤算是浓缩的。

等到喝的时候,需要再加入熟水,也就是凉白开,进行稀释。

既然是解暑,那一定要是冰镇酸梅汤,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这就是把冰放在了酸梅汤里面,但是这一种方法制作的酸梅汤坚决不会把冰加入到汤中!而是在碗外放冰块镇着。金受申老先生称这样的酸梅汤制作出来“酸而不烈,甜而不酽,冰而不钻牙床”。

有名的信远斋就是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

现在超市里所卖信远斋酸梅汤

第二种则更适用于现在家庭制作。前面所说的用开水浸泡酸梅干需要大量的酸梅,这对家庭来说则不算是实惠,花费的钱多,每一颗酸梅中的味道也不会全部散发出来。

当初九龙斋的制作方法便是此种

这第二种便不在用开水浸泡,而是选择用水煮,酸梅的味道可以尽出,耗费的也不多,其它步骤则与第一种类似,只是味道相差甚远,所以我还是用第一种制法煮酸梅汤。

我听过很多人问我北京二环里的花销是不是特别贵,嗯……我觉得还好,当然不是收入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少去买这些,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在家做。

咱接着说第三种,这一种制法就要简单廉价一点。还是用水煮乌梅,不过并不精心过滤果渣,加入的水也只是用自来水,并不是凉白开,这两个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生水,一个是熟水。

加入的也只是散白糖,沾一点甜味儿。冰镇的方法更是粗糙,就像现在我们去水吧买饮料的时候,把冰块加入到饮品里,这样既会稀释本来就不浓稠的酸梅汤,而从前的冰则是河冰,也就是冬天从河里起出来的冰,这样冰干净程度比自来水还不如,喝的人也会为了贪凉,让冰化尽再饮,这样对身体并不好。

其实还有第四种,是给底层贫苦人喝的,不过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上是见不到的了。

这种酸梅汤用的则不是乌梅了,而是杏干,放的白糖也换成了糖精,好处则只在给得多,也更凉,其它则都上不得台面。

一些卖酸梅汤的摊则会在自己的摊位上面明写着“熟水酸梅汤”,表面自己所用的水干净卫生,打冰盏儿的声音也十分好听,得让人路过听着、看着想让人来上几碗解解暑气。

(未完待续)


没有冰阔落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