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青:我眼中的上海人究竟有啥不一样?
#海青说上海#如今很多人一说起上海,还是会忍不住觉得上海排外,说上海人很小气,凡事爱斤斤计较,不太容易相处,总之一些老观念和老印象,当这些印象充斥在很多人大脑的时候,那么就让他们对上海多了一些偏见,当然这些情况会有,但不能以点概面。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龙头,一定有着特别强的一方面,而这座城市建设者更多都是上海人,如果上海人像大家所说那样,上海又如何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秩序最好的地方。我曾也有这样的疑问,去的多了也就慢慢找到了答案。由于我长期在不同城市穿行工作,对中国每一个大城市可以说都非常了解,也能看到城市本质,也愿把自己所见所想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理性看待一座城市,那在与人交往时也就少了一些误会。
我喜欢讲一些小故事,因为通过故事能看到事物本质,也能最快时间明白其中问题所在。
在陪伴母亲那段时间里,也在出版《活着就是为了摆渡》,由于相关机构审核了15遍,当我每次告诉小伙伴要上市的时候,可总会改变,很多人觉得我不够信用,于是在一些微信群里说三道四,他们不知道国家对图书出版有多严格,自己出本书就知道多难了。有一天,当大家又在群里说这事的时候,有一位上海小伙伴说了一句话,他说于老师陪伴自己妈妈本身就是一种最苦最难的事,能够早日把图书上市他比任何人都着急,你们这么说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当年这位上海小伙伴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前段时间去上海的时候我们见了一面,一起在老上海街道上穿行了很多地方,因为他当年那个行动也让我了解了老上海人的性情。虽然他们不如山东大汉强壮,但在关键时候敢于表达态度,有着非常强的原则性和坚定立场。
还有一位老上海朋友,有一年,我们在上海浦东吃饭,她家在浦东,当时我住南京路,于是她开车去接我,在浦东找了家西餐厅,饭后又要送我回去,我说不用了,打车吧,但她执意还是要送我,她说上海你不熟,还是我从哪里接的你,然后把你送到哪里。如果大家熟悉这段车程,就会感觉这是一段非常远的路,来回两趟,这件事让我有些过意不去,后来我送了她一支羽毛球拍,因为她喜欢打羽毛球。但在我陪伴母亲的那段时间里,她给我寄了一些特别好的灵芝和另一种药材,让我给母亲煮水喝,提高免疫力,对山东人来讲,我们不愿意欠别人人情,其实对于上海人来讲,他们也不愿欠别人人情,就是你对他们好的那一点,他也会把那一点还给你。
很多人都说上海人不好相处,我认识一位东北人,他做软件出身,上海读大学,妻子是大学同学,那一天,在上海闲聊,我说你住什么地方,他说我住南京路附近,我说看来你在上海赚钱了,能在这个位置买房子,他说我和岳父岳母一起住,在一起10年了,这时我感到有一些纳闷,因为大家都说老上海人不好相处,像这种情况在其它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难相处,不同时代的人住在一起,很多事情难以解释,容易出现矛盾,但他们特别和睦的相处了这么久,当时也让我改变了对老上海人的一些观念。上海人虽然在一些小事情上爱计较,但在大事情上不胡涂,精明,看到自己女儿喜欢这个外地男人,而这个男人在上海又买不起房子,于是就采用了全部接纳的方式,没因为房子问题让孩子们婚姻向后推迟,如今老人孩子相处的其乐融融,每一个人都是赢家,如今在一线城市,为什么很多女孩有房但结不了婚,很多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坚持自己利益,就是坚持男人没房子不结婚。
还有一位上海小伙伴,认识很久,但没有特别多互动,但后来有了一次商业行为,她采购了一些商品,由于快递原因,这批货到达上海时间晚了两天,当时她领导过于独断就购买了另家公司产品,然后让她联系我协商退货,这件事我不知道,她也没说,后来我才知道,对领导这种情况,作为下属不便说太多,于是这些货就放到了自己家里,因为她也知道我也没错,也不想给我带来更多麻烦,于是自己慢慢处理,后来我知道了,也就把这批货快速消化了。但这件事给我很多的思考,就是长期在上海的人,在他们的脑海里对商业规则的遵守有着特别强的体现,有时并不只为自己个人利益而提出过多要求,而是在商业规则执行范畴之内彼此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遵守规则,因为这一点我对她特别认可,因为我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能够如此处理事情是一个特别让人信赖的人,所以说在不同城市环境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城市商业规则。
还有很多老上海小伙伴的故事,在这里不能一一讲述,但这几个有一定代表性,能说明一些问题,也能够反映上海的一些状态。上海是一座难攻易守的城市,就是你想攻下这座城市很难,但是你想守住变得没那么难了,上海市民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比较高,一旦认可不容易改变,所以会有很多的老品牌老公司。在这一点上和深圳恰恰相反,在深圳搞一个新项目,很容易获得市场,但也很容易失去市场,因为深圳重视的是搞快钱,一旦这个不赚钱了,那么就一哄而散,品牌忠诚度没那么高,所以上海和深圳商业规则有着本质区别,通过一些人一些事你就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数字内容生产者##活着就是为了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