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全碑》里那些不认识的字

2020-07-20 10:43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曹全碑》是书法史上的名篇,五体课的隶书代表就是《曹全碑》。

但有不少小伙伴表示,《曹全碑》里有些字不认得,今天就挑五个做一下释读。


1、曹

🤨

有一个字谜是“七横六竖”,谜底为“曹”字。

但看《曹全碑》,里面有一款老的“曹字”,上面是两个“東(东)”,下面是一个“曰(yuē)”。


“东”字追溯到甲骨文,是一个背囊的样子。

至于“东”字后来为什么能表示方位,或许是同音假借,或许是先民总是背着背囊往东走。


那曹字的本义又是什么?可能是两个负重远行的人说说笑笑。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曹有“辈”、“群”的引申义,比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斥

😐

这是“斥”字,虽然乍一看不像。

其实追溯历史,“斥”正字作“㡿”,所以这个异体字并不过分,至少比“斥”靠谱。🤖


“斥/㡿”的本义,《说文解字》说是“卻屋也”。

清代的段玉裁怕我们看不懂,又加了句注——“卻屋者、谓开拓其屋使广也”,也就是说,“斥”的本义是扩建房屋。


《曹全碑》里说“廓土斥竟”,就是扩张领土,把国境线往外面推。

“廓”有扩张的意思,“竟”通“境”,国境的意思。



3、幸

😑

“大羊”是异体字,正字该作“㚔”。

不过,认识“㚔”的人可能也不多,其实它是古代写法,现在一般写作“幸”。

“幸”的来历是什么呢?有种说法是它是镣铐的象形。🕴

为什么镣铐会有幸运的意思呢?这或许是原始时期战争的反映,与直接被杀相比,带上镣铐作俘虏是幸运的。


另外,《曹全碑》里说曹全的爸爸“不幸早世”,看前后文,该是说“不幸早逝”。

虽然古代有通假字,但很少见到“世”通“逝”,所以这或许就是个错别字。



4、褱

😶

联系前后文,可以看出这是“褱(huái)”的异体字。

不认识褱?褱是懷的本字,而懷是怀的繁体写法。


我们把褱字拆解开,是“衣”里有个“眔(dà)”

眔是把目光扫向四方,也就是目力所及,所以褱的本义是把目力所及的东西塞进衣服里。


明白了这个造字逻辑,就明白了什么叫怀揣、什么叫怀抱。

不过,话说回来,《曹全碑》里的褱,衣服里不是“眔”,而是“鬼”,也不知是什么道理。👽


或许是错别字?总不至于是说“心怀鬼胎”吧?

看前后文,《曹全碑》说黄巾起义搞得大家“人褱不安”,应该只是说大家心里不安定。



5、逆

🙃

要是把这个字单拎出来,不看前后文,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迸”字。

但是放进《曹全碑》,“芟夷残迸”实在不好解释,联系前后文,该是“芟夷残逆”,这里的“迸”是个错别字。


附带拆解说明一下“芟夷”这个词:

芟(shān)=殳(shū)+艹,殳是一种武器,艹就是草,所以芟是割草的意思;

夷也有类似割草、消灭的意思,比如古装剧里常出现的“夷灭九族”,这里的“夷”就是这个意思。


“芟夷”凑到一起,既可以割真的草,也可以割社会中的杂草,也就是平叛。

回到《曹全碑》,碑文里说“芟夷残逆”,其实就是剿灭黄巾军残党。🧜‍♂️


以上,就是本次释读的全部内容,如果小伙伴在临写的时候有别的疑问,欢迎留言。


还有,如果你还没加入五体课,那么赶紧戳进来吧~👇

五体课7月17日开课,面向零基础,全面招生!



文字 | 咸鱼癸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


《曹全碑》里那些不认识的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