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哆咪父母们,你了解孩子淘气的原因吗?

2020-07-20 10:40 作者:懒王影视综  | 我要投稿

许多做父母的为了省心、省事,很怕孩子子顽皮淘气,在他们眼里,孩子越安静越好,越闹越淘气就越不好,越没出息。其实这种态度是极不可取的,事实上,纯真、幼稚、活泼好动是少儿天性,淘气也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父母,你了解过孩子淘气的原因妈?

要解决孩子淘气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淘气?今天的初哆咪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岁左右的宝宝身体运动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脑发育进一步提升,但是知识和经验匮乏,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不断尝试新的事情,这其实也是宝宝在提高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

另外,自我意识的萌发让宝宝活动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开始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例如有的宝宝整天都在画画创作中,家里所有地方都成了宝宝的画板;有的宝宝成为了小创作家,不停掰拆家里的物品……初哆咪建议您,这个时候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应当尽量给TA们一些自由探索的空间。

不过,如果孩子过于淘气(如影响了公共环境,或给其他人带来麻烦时),一味置之不理可能会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的“熊孩子”,我们又应当怎么应对和教导他们呢?

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对策:

1.孩子由于好奇心而引发的淘气行为

父母应抓住时机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引导,介绍事物的简单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将孩子的经历引导到适宜的活动中,为TA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

2.由于精力过剩引发的淘气行为

创造各种机会为孩子疏导过剩精力,提高宝宝动手动脑的能力,想办法让孩子将淘气捣乱的行为转化为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1. 想引起成人的注意

父母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行为,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先打“预防针”,让他及时感受到父母的关注,避免引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4.故意的调皮捣乱

初哆咪建议,父母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既不打骂,也不训斥,要等事情平息之后,再指出其不良行为,并给予纠正。父母也可以采取“自然后果”法进行惩罚,让宝宝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与孩子说话的小策略:

想必大多数家长也已经发现,采用“禁止”“命令”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通常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无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一类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初哆咪推荐另一种方法: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不能做某件事的理由,还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带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从而推己及人,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如孩子想要去拽小猫的尾巴时,很多家长这时候会说:“不准去拽,小猫会咬你!”

然而,孩子就像科学家,他们对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非常感兴趣,一定要亲自验证一下,爸爸妈妈说的话是不是真的。TA们很有可能会故意为了看看会不会被小猫咬,而一直去拽它的尾巴。

所以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说法从“会被小猫咬”改为:“小猫会觉得疼”开始,如“我知道你有点无聊,但你一直拽小猫的尾巴,它会觉得很疼,所以不可以再拽了,如果你还是无聊,妈妈可以带你看看这本绘本。”

具体明确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以及做了之后的结果,孩子应当选择怎么做。

初哆咪总结: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但父母们只要利用好这个特质,就可以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培养孩子,很多情况下的淘气行为都是孩子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并非坏事。父母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宽容孩子一时的破坏行为,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多多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奥秘。


初哆咪父母们,你了解孩子淘气的原因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