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一批驳黑暗森林法则
一.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要的是有尊严的生活而非生存,没有尊严就没有文明。在《吞食者》中,人类拒绝成为吞食文明的家畜存续下去,选择举全文明之力和侵略者抗争到底,该举动是明显违反“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的。
对于“文明”来说,“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生”,尊严才是超出生存的文明需要。没有尊严的文明必然走向衰亡。因此“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是根本背谬的,失去人性,失去人类尊严后文明必然走向终结,失去人性就是失去一切。
事实上,在通常被看做“抛弃人性选择兽性”的代表人物身上,恰恰是没有抛弃人性的。章北海最终放弃了攻击星舰地球的其他船只,让新生的星舰地球围绕着无罪的“防御者”蓝色空间组建起来。这是极其不同于“章北海独自决断杀害其他船只,让自然选择号生存”的。
如果真是后者,那么星舰地球的社会结构就会变为“一个自由人——章北海”和他的众多奴隶。必然走向奴隶社会,而且很可能是神权愚昧的奴隶社会,神权下的奴隶们的生存意志是多么浅薄愚蠢,会很快走向灭亡。(参见《炎拳》的世界观,人类为了在冰河时代延续下去,采取了神权奴隶制,最终走向完全灭亡。)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这条其实讲的是文明生存的资源竞争。
I.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展并不等于更高的物质资源消耗,更不等于无限扩张的物质资源消耗。
在《三体》中,三体文明虽然有极强的扩张野心,但它是完全做到了节制资源消耗的同时发展科技的。威慑纪元的人类文明社会氛围也并非是“人口暴增”的,”扩张欲望非常低。
刘慈欣作品里也不乏自省发展的文明。《吞食者》中的波江文明就是和平自省 的,完全可以生存下去。
II.无限制的生存竞争可以被技术解决。
在原作中,光速飞船技术出现之后,所有文明都可以通过“末日飞船”的相对论效应跨越时间抵达宇宙末日,“文明延续”这个目标因此毫无意义,有意义的只有文明进步和确保宇宙重启(防止热寂)。
小宇宙技术更是彻底解决了生存竞争问题,某人/某文明完全可以在小宇宙中永世循环延续。这也说明,自省循环的文明在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以建立的。
二.两大重要概念
(1)猜疑链
智子的量子通讯实现了超光速交流,更高级的歌者文明更是能用观测设备实现超光速的信息获取。因此完全可以实现即时沟通,猜疑链可以瞬间破解。
能够破解猜疑链的文明就可以实现政治联合,形成更强大的共同体,这就比进行猜疑攻击的文明更有生存优势。因此完全可以设想宇宙中的强大文明都是优先选择沟通和联合的。
(2)技术爆炸。
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原著中认为人类步入工业革命后短短两百余年巨大的技术飞跃(较于人类物种存在的三百万年与七千余年的文明)即是一例。
三体中明显存在技术压制和技术顶点。三体文明就使用智子立刻对地球文明实现了力量压制,而只要形成了某种较固定的力量对比,那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政治秩序。事实上三体中大量存在着政治交互。
三.总结
综上,黑暗森林法则在宇宙尺度上完全不能成立。三体文明之所以进攻地球,并不是出于文明生存的理性考虑,而是如那个三体观察员指出的那样:是饿急了的发疯,是久困于极权政体和生存苟且里的愚蠢。
三体宇宙里文明的理性选择不是无限冲突,而是和谐共存共赴未来。事实上,文明的理性选择永远是和平而非战争,是民主而非专制,是解放而非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