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都说人的很多内心痛苦来自价值观,那改变一个人自己的值观就可以去除很多内心痛苦吗?

2020-03-11 15:49 作者:秦秦哥心理情感  | 我要投稿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潜移默化中“完成”的。之所以给“完成”二字加引号,是因为这个完成在一个人一生当中没有绝对完成状态。而是阶段性的完成状态。在事实上来说,一个人的价值观是持续动态的进行着。只是有些人价值观的变化是极其微小的,而有些人的价值观变化是较大的。但一个人的价值观没有完成状态,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的价值观就在逐渐变化着,即使这种变化极小。

对一个人价值观起到核心作用的是生活环境和交际圈。在交际圈和生活环境中,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改变着。


题中所说,人的心里痛苦很多是价值观带来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很多心里痛苦是价值观带来的”,而不是说都是价值观带来的。这是题中说法正确性的所在。

题中又说,既然人的很多心理痛苦是来自于价值观,那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就可以让自己去除很多痛苦吗?这种说法看似成立,但却基本缺乏可行性。

价值观来自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社交圈。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决定了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态。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被动的。一个人终其一生的生活中,价值观都在被动的被外部环境所影响和改变。所以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原理上来说,主动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是基本行不通的。因为自己是被动的,外部环境和人际社交圈环境是主动的。

主动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之所以基本行不通,原因也在于人在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规划上无法有先兆型经验支持,更无法预测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好的,即使你意识到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好的,也无法套用在自己身上。因为外来的价值观会导致你与你所在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社交圈相矛盾,无法和谐融洽共处。如果你拿来价值观直接套用,就会导致你当下的生环境和社交圈无法在容纳你。进而你会感觉生活环境令你痛苦,社交圈令你痛苦。进而你会在潜意识中意识到,想要主动改变价值观,不仅仅没让自己减少心里痛苦,反倒是加重了你的心理痛苦。

所以,要减少价值观带来的心理痛苦,不能直接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本身。而是去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人际社交圈。这俩环境变了,你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就改变了。这即能让自己完成自我价值观改变,又能起到是事半功倍,毫无改变痛苦的良好效果。

如果是你想改变他人的价值观,也可以从这俩方面入手。一是改变他的生活环境二是改变他的社交圈。进而改变他的价值观体系。

除了外在的价值观形成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内发性的价值观形成因素。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自身性别,知识结构,原生家庭等。从这些方面入手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主体以生环境和人际关系社交圈为核心。

最后:


一个人的价值观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自己形成,因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和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社交圈是相匹配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匹配性,使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和社交关系中活的自然而自适。因此,贸然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有着一定的风险。风险体现在价值观改变后与他自身所处生活环境而人际关系社交圈不匹配不相容,会使这个人产生极大的不适感甚至痛苦感煎熬感。在这种心理折磨下,一个人难以承受。往往会表现出想尽一切办法逃避当下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社交圈。例如:出门在外不回家,靠酗酒麻痹自己,靠不联系朋友来避开社交圈等等。

所以说,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或者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是一个想改就改的事儿。没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就不要改变他人的价值观或者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以免给他人或自己造成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



都说人的很多内心痛苦来自价值观,那改变一个人自己的值观就可以去除很多内心痛苦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