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月16日【常识午餐】

2023-01-16 11:07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 (单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的提出者是:

A.程颐

B.王阳明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西汉大儒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为封建皇权加上了神学色彩,加强了皇帝权威,得到皇帝的重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程颐是北宋的理学家,与其兄长程颢一起创立了“洛学”,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A项排除。

B项,王阳明是明代主观唯心主义者,创立“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B项排除。

D项,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思想主张北宋二程合称“程朱理学”。D项排除。

 

 

 

2. (单选)刚性管理以( )为基础。

A.组织价值观

B.组织文化

C.组织权威

D.组织员工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其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竞争优势。

因此,选择C选项。

 

 

3. (单选)可持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不包括: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

【答案】D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汽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BC项:可持续能源是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以满足目前的需求,又不损害未来后代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能力。促进可持续能源的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波浪能、地热能、潮汐能,同时也包括设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ABC项排除。

 

 

4. (单选)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A.《春秋》

B.《史记》

C.《诗经》

D.《论语》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B项排除。

C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C项排除。

D项:《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D项排除。

 

 

 

5.(单选)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厄瓜多尔高原

D.帕米尔高原

【答案】B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科技-自然地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部分地区,东北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原(仅次于南极的冰雪高原)。A项排除。

C项:厄瓜多尔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北部,在厄瓜多尔境内,赤道附近,平均海拔为3000米,面积为15万平方千米。C项排除。

D项: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D项排除。

 

6. (单选)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收入的增加

D.汇率的稳定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生产力在狭义上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


1月16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