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生命原本就是一场轮回

《穆斯林的葬礼》是作家霍达的一部长篇小说。
采用的是现实和记忆穿插的手法,描述两代回族玉器世家半个世纪的故事。一条主线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围绕着刚考上大学的韩新月展开的,这里有刚刚开始的大学新生活,有处于隐退阶段的曾经的“玉王”韩子齐,有精明能干处处透着强悍的韩太太,有话不多但是却憨厚耿直的韩天星,有心地善良视韩家为亲人的姑妈,有陪伴她一起走过中学时代的好朋友并成为她嫂嫂的陈淑彥,也有给新月代来爱情和希望的老师楚雁潮。
虽然新月只有短短的20年的人生,却依然感觉得到她生命的力量。感觉那个年代的爱情,没有电话、没有微信,靠着书信来传递,人和人之间反而更加真诚,情感更加炽热。那是一个还偏爱诗人的年代,拜伦的诗一直贯穿在始终。谈马列主义、谈鲁迅的作品、谈理想,那是一个物质馈乏却精神丰盈的年代。
另一条主线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初期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围绕着韩子齐的玉器生涯展开。从流浪汉变成了玉器梁家的学徒,亲历了师傅梁亦清用尽三年心血做宝船却累得吐血身亡的事情,为了学到仇家蒲绶昌的生意经,不惜在师傅尸骨未寒之际转投仇家门下忍辱负重三年,学成之后又重新回到梁家,娶了梁家大女儿梁君璧,并重新振新“奇珍斋”。在儿子天星的满月之际,韩子齐在家中举办了玉器展览,把京城名流都一并请过去,有幸的是他在当年的仇家蒲绶昌面前一雪前耻。
可是天不遂人愿,抗日战争开始了,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韩子齐接受了他的好朋友英国人亨特.莎蒙的建议,带着几箱名贵的玉器背井离乡地去了英国,同时,他的小姨子梁冰玉也悄悄地跟去了。英国也没有逃离得了战争,亨特的独子奥利佛也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亨特一直让韩子齐卖掉从中国带来的玉器,这样他马上就能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了。在西方人的眼中,与其思守着珍宝,倒不如让它增值来得更有价值。可韩子齐却觉得这些玉器,是他千辛万苦搜集而来的,代表的不仅是他的心血,更是中国的历史。
同时韩子齐和梁冰玉却在战争中彼此越走越近,并且生下了他们的女儿新月。最后战争结束了,他们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信是天星写的,出来的时候,天星还是一岁的襁袍婴儿,而现在天星已经是十一岁的少年了。韩子齐和梁冰玉又带着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几箱玉器回到了北京。只是这一去,却是梁冰玉和他以及新月的决别。
故事的中的韩子齐从一无所有的匠人,通过奋斗最终成了一代“玉王”,最终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有的珍藏归于国家,又重新回到零。生命原来就是一场轮回,有生有死,有悲有喜,有相聚有离别,谁也逃不脱。我们总以为自已可以掌控很多,却发现任凭个人在怎么努力,也敌不过时代大环境。
历史是一条长河,生命不过是历史长河里一朵朵浪花,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过只言片语,大多数人都只是默默地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