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1.1.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022-12-02 07:1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同时还是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进行的。

  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所谓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社会各阶级、各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上层建筑是社会对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所有这些不同的社会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它们是经济制度的反映,并为经济制度所制约。这些上层建筑的每一个现象,都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规律,在一般受基础制约的范围内,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自己的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与这一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基础产生,并且紧密地依赖着基础。斯大林指出:“当基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时,那末它的上层建筑也就会随着变化,随着被消灭。当产生新的基础时,那末也就会随着产生适合于新基础的新的上层建筑。”[1]上层建筑不只是反映基础,而且还积极地为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出现后,就要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帮助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来摧毁和消灭旧基础与旧阶级。”[2]上层建筑和基础不同,基础是在经济上为社会服务,而上层建筑则以政治、法律等观点和制度为社会服务;上层建筑间接地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和生产发生联系,从而影响生产,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它们之间有时相适应,有时又不相适应,或者在基本上相适应的情况下,上层建筑还有某些环节上的缺陷或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具体分析,加以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大的作用。教员对此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这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它在不同的社会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注)


注:

[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页。

[2]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页。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1.1.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