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演员鞠政宇带你品尝跨越千年的柑橘之味
8月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楚辞》上线,“周更”的惊喜让“典迷们”大呼过瘾。

本期节目的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种情感的隐喻,也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郦波在节目中解释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最终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

演员鞠政宇
“楚辞”本义泛指楚地歌辞,后来专称以楚国屈原的骚体作品为核心的一种新诗体。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介绍:“《楚辞》大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来咏物叙事,而且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
演员鞠政宇
浪漫的《楚辞》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为精炼有力地诠释《楚辞》的精髓,节目将重点聚焦《离骚》《天问》和《橘颂》,力图透过其华丽而飘逸的外表,引领观众感受它滚烫而坚毅的内核。

七夕这天带领观众识读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也让许多耐心催更的“典迷”感叹:“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受到了最长情的浪漫和对故土最深情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