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0153《青城山有感 其一》

2021-10-11 06:42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青城山有感 其一

虽然“青城天下幽”所言不虚;但此次游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山上的一处石刻,“河山信美,当以热血保卫之”。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书写的,笔力遒劲,观之使我热血沸腾,泪眼潸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作此!2019年8月9日。

 

青城秀丽幽隐隐,赤子情怀泪潸潸。

十城不换玉璧美,一寸难缺金瓯残。

身骑汗血流血汗,气壮山河保河山。

凯旋高奏清平乐,玉宇澄清鹧鸪天。

 

自注:

01秀丽幽隐:吾谓之“青城四美”。

02赤子:指冯玉祥等爱国将士,也是自谓。

03十城:《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04玉璧:和氏璧。又,“国”字中为“玉”字,象征着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像玉石般珍贵,决不能舍弃!

05一寸:出自著名抗战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战争中先后有数十位少将甚至中将阵亡,甚至有中国高级将领因为失去阵地而毅然自杀成仁。战后何应钦在回忆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战事初起,国际人士一般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曹聚仁曾这样写下当时国际社会对淞沪会战的看法。但中国军队恰恰通过这样的浴血奋战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Evans Carlson)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1937年8月抵达上海时,正值炮火连天。一个月后,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又,1927年,最后一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被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写下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是张家口著名景点。

 

06金瓯:古代的一种酒器,古人曾用这一词代指“国土”。“金瓯缺”照字面解释就是国土有失,不完整。《南史·朱异传》:“[梁武帝]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07汗血:汗血宝马。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

08气壮山河:出处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又,南宋爱国丞相赵鼎(1085-1147)字元镇,绍兴初年两度为相,有"南宋贤相,首推赵鼎"之誉。为相时,处理军国大事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使南宋一度出现兴盛局面。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传为千古佳话。1138年宋金议和,因地界之争,与秦桧意见不和,被罢相。后来,又屡遭秦桧迫害,1147年绝食而死。

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09清平乐:三关。第一,字面义,天下太平时演奏的欢快乐曲。第二,广义的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多数比较欢快,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第三,狭义的词牌名。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词作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鹧鸪天。三关。第一,字面义,遍布天空的鹧鸪,鸣叫着"行不得也哥哥",非常凄苦、悲惋(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第二,广义的词牌名,多凄美之作。

如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晏几道的《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辛弃疾的悲壮版《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鞣,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铸悼亡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第三,狭义的词牌名,清 秋瑾的《鹧鸪天》词:“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意思是:国土已经被侵占总要补回来,(自己)为了国家敢于牺牲。

鹧鸪天 〔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1904年,秋瑾愤而出走,留学日本,作此词言志

11玉宇澄清: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表达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石中天原创诗词0153《青城山有感 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