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定比分弦”原理深度剖析

2021-02-21 13:04 作者:现代微积分  | 我要投稿


抛物线示意图

先来谈谈最简单的抛物线。众所周知,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F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

因此对于上图,F将焦点弦AB分为两段,过弦端点A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A,B到焦点距离分别为L1,L2,A,B到准线距离分别为d1,d2,则L1=d1,L2=d2。

对于AB倾斜角θ,可以转化到上面的那个角(如图所示),在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中,可得出:

cosθ=d1-d2/L1+L2=L1-L2/L1+L2,设L1=kL2,则cosθ=k-1/k+1结论得证。

椭圆示意图

而对于将要讲述的椭圆和双曲线,则有必要提及到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一动点P,一定点F,一定直线,若P到F距离与P到定直线距离的比值恒定=e,则P点运动轨迹为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若0<e<1范围内,则运动轨迹为椭圆;若e=1,则运动轨迹为抛物线;若e>1,则运动轨迹为双曲线。有定义则必有性质,因此,对于圆锥曲线,均有焦点和准线,对于焦点在x轴的椭圆,x=±a^2/c为其准线。(参考:圆锥曲线第二定义)

因此,同上做法作两条垂线。L1/d1=L2/d2=e,则L1=ed1,L2=ed2

cosθ=d1-d2/L1+L2=d1-d2/ed1+ed2

ecosθ=d1-d2/d1+d2

设L1=kL2,则d1=kd2,ecosθ=kd2-d2/kd2+d2=k-1/k+1,结论得证

双曲线示意图

对于双曲线同理。

L1/d1=L2/d2=e,则L1=ed1,L2=ed2

cosθ=d1-d2/L1+L2=d1-d2/ed1+ed2

设L1=kL2,则d1=kd2,ecosθ=kd2-d2/kd2+d2=k-1/k+1,结论得证

综上,有ecosθ=k-1/k+1,由于原公式中θ视为倾斜角,k为长段分弦比短段分弦(≥1)

所以最终公式为|ecosθ|=k-1/k+1


“定比分弦”原理深度剖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