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代写1000封书信:看到了中国人的顶级浪漫


你有多久没写过信了?
在遥远的新疆喀什,邮政局门口,两位老人搬起小马扎坐在邮筒旁,一个说,一个写。说的人满面笑容,写的人则将信纸搁在膝上,埋头书写。
代写老翁,直到今天都依旧存在。这是份古老的行当,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识字写字的人也少,催生出了代写的职业。古时候,多是老人靠此营生,只是如今,老行当里来了位新成员。
00后女孩周周,写得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字里行间也有文笔功夫。她依托快手,为素未谋面的网友们代写书信,三年来竟写了一千多封信。
有人写信是为了告白、有人写信诉说思念、有人想用书信唤醒年迈痴呆的奶奶的记忆、也有人写给去世多年的父亲,将信寄往天堂。
周周没想到,在社交媒体与速食感情蓬勃发展的年代,原来还有这么多人需要写信。而在倾听他人的故事时,年纪尚轻的她也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浪漫,乃至亲情的永恒。
过去三年,那些一字一句写信的日子从不是白过,是数千封沉甸甸的信件托举着她,在文字中找到了自我。
为陌生人代写书信
都2023年了,还有人在写信吗?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多。在代写书信这一行,甚至也有淡旺季之分。
每年的5月至9月是旺季,不仅有“5·20”这样的日子供情侣玩浪漫,还临近毕业季,学生们会互相写信送祝福。周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代写私信的请求。
最近,一个24岁的男孩想为即将过生日的陌生网友写封生日祝福。他和女孩打游戏认识,得知她年仅19岁,就有很严重的抑郁症。自杀过一次,被救了回来。他写下一封表白信,请周周帮自己代写。
找周周写信的网友大多有一种含蓄的浪漫,比起网络交流,更偏爱落在纸面上的书信往来。只是字写得“拿不出手”,这才找她代笔。
写信三年,周周依旧记得那封写于疫情期间的情书。那是2022年6月,周周给一位内蒙古网友代写的书信。
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爱人:
我想,生活即便复杂,也不应冲淡应有的浪漫,所以我要为你写信,用关心和爱为我们的浪漫注解。
请务必保护好自己,工作空闲时多想我和儿子,希望我们爷俩的牵挂能温暖你的心!
彼时,内蒙古疫情严重,男人的妻子在医院里做抗疫护士,其他东西都送不进去,只有书信能寄到医院门口,让妻子读完信再进诊室。

周周见多了年轻男孩给女孩告白,但她还是第一次帮已婚人士写情书,经过这次,她开始相信,“原来结婚多年也是有爱情的。”
代写工作总能让周周窥见许多人不为人知的那一面。大学生,是代写的主要客源。让她惊讶的是,不少看似内敛的学生写起信来其实非常勇敢,会在生如夏花的年纪热烈表达感情。
一位刚考上大学的男孩来找周周写信,寄给自己暗恋了高中三年的女孩。
故事里,男孩坐在最后一排,永远仰望着坐在前面的女孩,羞于和她说话。高考后,两个人去了不同的城市读大学。男孩在信里对女孩表白后说,如果你也愿意像我一样勇敢,就给我回一封信。
周周代写完情书后替男孩把匿名信寄了出去。过不久,女孩找到她,来问是谁写的信,周周讲了来龙去脉。之后再看到男孩女孩的微信,他们已经用上了情侣头像。
她见证过一段感情的美好,也遇到过人性的卑劣。一个年轻男孩曾找她写三封信,分别寄给自己三个不同的女朋友。写到第二封信时,周周觉得不对劲,最后拒绝了这个男孩,“我说,这份钱我不想赚,你找别人吧。”
写信三年,这是她极少数拒绝别人的时刻。代写虽然挣钱不多,但她有自己的原则。
也是进入代写圈后,周周才发现,这其实是个靠情怀支撑的职业。古时的代写人凭着一手好字卖字换钱,现在的周周也不例外。写一封信,其他人按1个字1块钱收费,在周周这里,每200字才收费12元,信封信纸也由她提供,代写家书更是免费,所以赚不了多少钱。
但回到三年前,还未成为代写博主的她,其实只是个在为专升本苦恼的普通学生。那是2019年,周周在培训学校上课,她压力很大,因为从中专读到大专的几年一直没有接受系统学习的训练,觉得自己比不过一群参加过高考的学生。
压力一大,她就下了课,晚上八九点钟去空教室里开直播唠嗑,与未曾谋面的网友们聊起自己的生活。光聊天,又有点愧疚,她带上作业本,边直播边写作业,被网友发现她写得一手娟秀又洒脱的钢笔字,都要看她写字。
大家都以为她的硬笔书法是拜老师所学,但周周只是小时候练过字帖,一笔一画地坚持这么写,长大后就练成了如今的字体。

给网友无偿写了一段时间明信片后,周周开始觉得,可以尝试着代写书信挣点钱了,就当给自己专升本攒学费。没想到,快手上竟有这么多人需要代写,“原来许多人喜欢这种原始的方式,希望把情感从键盘搬到信纸上。”
无论现实里的情感表达多么含蓄,当文字在信纸上纷飞,那些压抑在心的话就能得到释放。而周周就像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搬运工,用行云流水的字迹让每一个见信之人展信舒颜。
她逐渐发现,年轻学生往往勇敢,而年纪渐长,每个人似乎都越长大越羞涩,面对心爱之人,许多话却很难说出口。
爱无难事
周周自己便是如此。
今年22岁的她家住青岛,自己在德州上大学,平时并没有太多机会回家。而这几乎是过去五年的常态。从17岁读中专开始,她每个寒暑假都会外出打工,做过青岛啤酒节的服务员、去电子厂和空调厂当过“厂妹”、去辅导班做家教……从没有在家超过1个月时间。
而代写三年,她忽然意识到,帮那么多人写了信,却还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过信,“不知道怎么下笔,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问候。”
她说不清那种有点羞涩,又有点无措的感觉。她和妈妈三天打一次视频电话,聊些生活琐碎,但和爸爸却很少视频,偶尔微信聊天,她说起学校里发生的事,爸爸就忍不住给她上教育课。想到这些,“写信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直到今年冬天,由于疫情,大学放假很早,周周难得在家待了三个月,多了很多时间陪爸妈。在春节前半个月,看到许多人因为各自的事业、因为疫情阻隔无法回家过年,周周便与快手一同发起了“为不能回家的你代写家书”的活动。这一次,她化身为了特殊的信使。
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周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两三封书信的请求,在活动期间免费代写的70多封家书中,有二十来封信都是帮中老年人写的。
和这些与自己父母年龄相当的长辈沟通时,周周有些心酸,“他们其实说不出什么诉求,只是看见代写书信很火,孩子喜欢,所以才来赶这个潮流。而且,他们也想用写信的方式,回到自己那个年代看一看。”
不少中年父母都不善言辞,说起话来磕磕绊绊,这时,周周就像个心理辅导师一样,陪他们打电话聊天,一步步问出他们与儿女之间的故事。
一位阿姨来找周周给女儿写家书。为了供女儿读私立高中,她和老公都在外省的厂里打工,两人今年没法回老家山东,只能留女儿独自在家过年。
打电话时,阿姨虽有满腔的话,却不知如何表达,周周便一字一句地引导她,“今天吃的什么饭菜呀?女儿多大了,谈恋爱了吗?小时候读书调不调皮呀?”听来的每一句回答,都能写进家书,化作对女儿的牵挂。得知女儿成绩不太好,周周便在信里写,“妈妈希望你读书的时候可以快乐一点。”
家书写完,阿姨非常满意,那些为生计打拼的无奈,难以言表的思念,此刻都化为了具体的文字,串起了女儿与她之间的温情。
每写一封家书,都是在替父母们讲出心声。写得多了,周周似乎也能理解父母曾经的艰辛。
她替一位卡车司机写信给女儿时,司机在信里说,爸爸这次跑货又给你带了好吃的。她写着写着就哭了,想起自己也做过司机的爸爸。
小时候,周周的爸爸开大卡车,即使家就住在省道边,他也只能在路过省道时回家看一眼,立刻又上车拉货,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他几天后再回来,却给周周带回一大箱美食,周村烧饼,德州扒鸡,各地特色小吃都买一份,当做给她的惊喜。那时,她总是期盼爸爸早点回家,“那位卡车司机的家里,小朋友应该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吧。”写下这封信,就仿佛在写给小时候的自己。
家书的情感是共通的,无非是爱、思念、责任与传承。曾经代写情书,周周只当自己是过客,因为并不是所有爱情都浪漫,但一写到家书,她却无法置身事外,“我们都有爸爸妈妈,所以都会为这些故事感动。”
给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写信时,奶奶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孙女,但孙女希望周周能写一封乐观幽默的信。她想起自己生病三年去世的奶奶,写下笑中带泪的家书。
帮忙碌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信,有实习护士跟家人说,刚踏上工作岗位,想好好表现,今年就不回家过年了;也有工作多年的护士自愿留下来值班,希望多关照新来的实习护士。
替一位年轻的护林员写信,他想告诉从护林员岗位退休的爸爸,自己不回家过年,是要和他一样,在护林队坚守岗位。如今,他也成了年轻时的爸爸。
代写家书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外卖骑手、高空作业者、医生、地质勘测员……纵是有再多责任,人们终究还是挂念家里的亲人。有人在和周周聊天时一度哽咽,她的情绪也随着这些陌生人而沉浮。
除夕夜,在央视新闻的除夕特别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向全国观众念了周周代写的两封家书。那晚,周周本来在手机上看直播,后来爸爸知道了,投屏到电视上让全家一起看。
虽然表面不说,但周周能感觉到爸爸很开心。他知道女儿在为人代写书信,原本以为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真的能上电视,还是央视。
对周周来说,这就像2023年的第一份礼物,也是对她过去三年的一次莫大鼓励。毕竟,曾经的她也对前途迷茫不定,但谁能想到,代写家书有一天能上电视呢?
“我也不知道坚持三年之后,会有这样的机会。无论做什么事,善始善终都是好的。”
过年的酒桌上,周周无意中听见爸爸对着全家亲戚夸自己,“他说,以前最自豪的事就是把我养大,直到这次我上电视,才能让他以后老了,想起这个还会高兴地喝上两瓶。”爸爸经常醉酒之后夸周周,但自己并不知情。
这或许也是写信的意义之一。在看尽他人命运之后,周周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爸爸是个不擅长和小孩交流的人,尤其不擅长和自己的孩子交流,他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给孩子买好吃的。而现在,周周觉得,自己终于长成了无需爸爸低头,也能与之平等交流的真正的大人。

文字的力量
周周从没想过,三年来代写书信的影响会延续至今。
上过央视直播后,媒体采访接踵而至,直到最近,她还被邀请上了山东电视台的节目,讲述自己代写书信的故事。
尽管这件事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按照周周的超低定价,三年来她只赚了不到一万元,但金钱之外的力量却是持久的。
在她最难熬的低谷时期,是替别人代写书信让她走出了眼前的阴影,带给她莫大的鼓励。
2020年5月,周周的专升本考试成绩出来了,最终分数比她的预期低了30分。出成绩那天,她以实习老师的身份第一次在辅导机构上公开课,受到成绩的影响,在讲台上也心神不定,授课表现很糟糕。
学业与工作双双遇阻,刚去上班和同事也不熟,她只能独自排解郁闷,每天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她甚至在思考,这个大学还有没有必要去读?
那时,她依旧会收到很多代写书信的请求。正值五月,许多高三学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斗志昂扬,在信里互相加油打气,“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周周起初觉得有些讽刺,明明自己身在低谷,却要帮志得意满的人书写希望。直到写多了祝福,在积极乐观的言语之间,作为搬运工的她竟也感觉被鼓励,最后仍选择去读大学。
为陌生人代写一封信,就像倾听来自远方的声音。周周发现,“哪怕我现在的生活没有很开心,很无聊甚至很枯燥,但远方有人的生活就像我期待的那样,每天充满阳光,非常开心,让我知道世界上其实是有这种快乐存在的。”
人生这段长长的旅途,众人皆不过是在欢喜与愁苦之间沉浮。她想起来,当自己非常幸福的时候,也会给许多失落之人代写书信。大家因为考试,工作,疾病而痛苦缠身,她在信里写“关关难过关关过”,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送去慰藉。
如此坚持,便是三年。为了写出更好的信,周周平时需要大量看书积累,写信时才会下笔如有神。为此,她读了很多三毛、村上春树与刘震云的书,三毛也是她最喜欢的作家。周周之所以会起“不直三毛”的网名,是因为三毛曾经说自己的文字不值三毛钱。
如今,她也成了与偶像一样的人,以文字为生,用文字为他人带去慰藉和希望。

更重要的是,坚持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2022年春节,周周生了场病,前庭功能障碍,一时间走不了路,掌握不了身体平衡,看太阳就发晕。在家修养时,她又一次打开直播和网友唠嗑。几年来,直播间里一直都是那二三十个眼熟的网友。
一个女孩在直播间告诉周周,她读高中时写不好作文,所以总是从周周写的书信里找灵感。从高二起就看她写信,现在都读了大一。周周有些想哭,“这就是自媒体的力量吧,”普通如她,也能给素不相识的人带来能量。
今年6月,周周即将大学毕业。虽是理工科专业,但她果断选择进入新媒体行业,成为了一名主播,是快手让她看到了普通人的力量。
而在未来,她还会继续代写书信。
这份古老职业仍有它的意义,数千封沉甸甸的信件托举着周周在文字中发现了自我,而她,也要让中国人这份含蓄的浪漫落到纸面,传送到更远的地方。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白鸽
编辑:丑橘
图片:不直三毛(快手ID:bzsm5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