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料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大发展,甘肃一省拔得头功

近年来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促进新能源产业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各种规模巨大的新能源项目,而最近又一个消息传出,甘肃新能源产业传来好消息,该省新能源设施年发电量首次超过了400亿度,这意味着甘肃一省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拔得了头功,让美国万万没有料到,看来在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建设比赛里,中国要拔得头筹了。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

如今中国乃至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着能源紧缺与环保双重压力,需要找到一种办法,既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能源保障,又不能产生太大污染,只有各种新能源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最近几年中国每年都会投入上千亿元的巨资促进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了大量的风电场,光伏发电站,水电站等新能源设施,其中有不少项目都位于中西部省份,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省份人口较为稀少,有充足的面积可以建设大型新能源发电站,另一方面也是中西部省份经济普遍较弱,需要拥有较为强大的支柱产业支撑当地经济运行,而新能源产业则可以担负这个重任。

而在各个中西部省份里,甘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甘肃这个省份人口较为稀少,拥有较大面积的荒原,草原,沙漠等地形,可以建设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站与风力发电厂,而甘肃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在省内建设了多个大型的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站,据统计今年甘肃省的新能源设施发电总量首次突破了400亿千瓦时大关,占全省年发电总量的25%,相当于节省了1600万吨煤炭和4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与此同时,甘肃省的新能源设施装机总量已经达到了全省发电装机量的43%,比例位居全国第一,但有网友注意到占当地装机总量43%的新能源设施全年却只发出了相当于全省25%的总电量,这与它的装机容量占比显然不成比例,为什么甘肃省的新能源设施没能发出足够电量呢?其实这反映出了新能源设施目前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那就是难以保障发电的稳定性,在各种新能源设施里,水电与核电都较为稳定,但风电与光电两大技术却都会受到天气的较大影响。

而电网对于电源设施的输出稳定性要求很高,因为电网时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新能源设施的输出如果出现波动,就会导致整个电网的功率负载出现波动,轻则导致电网稳定性下降,重则会导致整个电网崩溃和全面断电,造成重大的事故,因此在新能源设施输出受天气影响出现波动时,电网必须主动断开与新能源设施的连接,将这部分能量放弃,等待输出稳定后再重新连接。
也就是说新能源设施的输出中会有很大一部分被电网主动抛弃,导致了甘肃省新能源设施的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不成比例,中国科学家目前也正努力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包括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及建设配套的储能设施等,也希望未来中国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国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