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率最高8种病!预防+护理
寒冬季节,也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时期,特别是碰上流行病肆虐的时候,不敢带娃出门,连上幼儿园也不放心,动不动就大半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中招,家长、老师都是累上加累,不仅得照顾宝宝,还要防止小朋友之间交叉感染。
为此,我整理了8大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家里有宝贝的赶紧收藏哦~
包括∶
一、 流感(流行性感冒)
二、 手足口病
三、 疱疹性咽峡炎
四、 诺如病毒感染
五、 轮状病毒感染
六、 流行性腮腺炎
七、 水痘
八、 结膜炎(红眼病)
01 流感
图片来源与网络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高发 ,5岁以下儿童都属干易感人群,特别是6个月~2岁的幼儿。
疾病特点:
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就要考虑流感的可能。
1、起病急
24 小时内突发高烧,可达 39℃ 以上,吃退烧药也很难退烧。
2、宝宝状态差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伴有寒战。3岁以下小年龄的宝宝,大多表现高热伴发抖寒战、精神蔫或异常烦躁,起病之初流鼻涕等普通感冒的症状不明显。
3、有消化道症状,比如呕吐腹泻等
4、多人中招
如果家里或幼儿园里短时间内出现较多人突发高热、咳嗽的症状,流感的可能性更大。
家庭护理
1.抗病毒治疗∶口服奥司他韦
如果确诊得了流感,并发症高风险(年龄不到2岁)的宝宝和流感症状重的宝宝,可以遵医嘱口服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因为奥司他韦抗流感的原理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因此越早开始口服,效果越好。
2.发烧护理∶服用退烧药
遵医嘱按剂量服用布洛芬(美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在使用退烧药物同时,还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保证足够液体摄入,根据宝宝感觉增减衣物,帮助降温。
3.家庭护理∶注意饮食、隔离
宝宝生病期间,通过少量多次喂水喂奶,保证足够液体摄入;
给宝宝做一些吃得顺口的东西,但不要强迫进食;
无论是宝宝还是其他家人,都要勤洗手;
室内尽量做好通风。(吹凉风)不是孩子得流感的原因,室内适当通风也不会让流感症状加重。
如果家庭成员确诊为流感,可以考虑与其他家庭成员尽快隔离,特别是有二宝的家庭。
图片来源与网络
预防方法
1.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6个月以上的宝宝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奥司他韦可作为约物预防。奥司他韦是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干儿童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
在有明确的流感接触史情况下,出现症状前就先给宝宝吃奥司他韦也是一种预防方式,但建议先咨询医生。
2.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封闭场所,如果要去也可以戴好口罩。
3.上厕所后、吃饭前、外出回家后,都要给宝宝洗手,最好用流水,配合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4~6 月高发,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疾病特点
当发现宝宝手掌、足心、口腔有红疹或水疱疹,就要考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了。类似皮疹还可能出现在宝宝膝盖、臀部、甚至上肢。此外,宝宝还可能会发热。
家庭护理
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一般在 1 周内自愈。
1、预防宝宝脱水
少量多次给宝宝喝水。
2、给宝宝吃偏凉、软烂饮食
尽量给宝宝煮软烂或流质食物,尽量避免过咸、过酸、辛辣、过烫等食物。避免强行给宝宝硬的食物或热的饮料。因为吞咽时可能加重咽喉部的不适感。
3、服用退烧药退热
如果宝宝因发热感觉到很不舒服,可以给宝宝服用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
图片来源与网络
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日用品定期消毒,避免宝宝接触患病儿童。
2、6个月以上的宝宝,推荐接种手足口疫苗。
3、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不能保证卫生清洁的海洋球池、滑滑梯和摇摇车也尽量少玩。
03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大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见于夏秋季,5~7岁以下儿童更容易感染。
疾病特点
宝宝咽峡部有疱疹,会有明显疼痛感。往往会出现 39℃ 以上的高热,部分宝宝也可能是低热。
●家庭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药,一般 7~10 天内自愈,但需要隔离两周,因为疾病后期有传染性。
1.针对发烧和喉咙痛,可用药治疗
发热不舒服或者喉咙痛影响进食的时候,可以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
口腔疼痛的时候,大孩子可以吃一些冰淇淋、冰酸奶等凉的食物,既可以镇痛,还可以补充液体和能量。
2.饮食要易消化、清淡,注意口腔卫生
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3.注意休息
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家长要避免让宝宝过度疲劳。
预防方法
1.进食前、便后、给孩子换尿布后、出门回家后,大人和孩子都要彻底清洁双手。
2.建议接种肠道病毒 71型疫苗,就是「手足口病疫苗」,不仅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还能预防手足口病。
04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名冬季呕吐病,多发生于每年的11月到次年 2月,是5岁以下儿童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
疾病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表现有∶发热、腹痛、呕吐和腹泻,且呕吐比腹泻严重。
家庭护理
诺如病毒也是自限性的病毒,可以自愈,一般病程都比较短,平均是 2~3天。
1.判断宝宝的脱水情况
没有脱水或者轻度脱水可以居家治疗,中度到重度脱水建议就医。
2.口服补液盐防脱水
已经出现轻度脱水的宝宝,建议服用 Ⅲ代补液盐,原则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
3.不要盲目禁食
宝宝腹泻或呕吐期间,更加需要吃东西补充能量,尤其是母乳、稀饭等流质、半流质的饮食。
呕吐频繁的宝宝,可以暂时禁食 4~6小时,但不禁水。
预防方法
1.吃熟食、喝开水。诺如病毒主要为粪-口传播,跟进食含有病毒的食物、水等有关。
2.勤洗手。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勤洗手也可以预防病毒感染。
3.隔离有感染症状或疑似感染的人。
4.注意环境消毒。可以用家用 84 消毒液对马桶、地面、衣物进行消毒清洁。
05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也叫秋季腹泻,秋冬季节高发,多发生在 6~24 个月的婴幼儿。
疾病特点
宝宝精神状态不佳。宝宝食欲下降,没有精神(看起来没有力气,睡眠增加或睡着后很难叫醒)。
出现发热、呕吐,拉大量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的便便,可能达到每天 10 余次。
家庭护理
轮状病毒感染属于自愈性疾病,一般来说对症治疗即可,5~7 天症状会逐渐好转。
1.针对发烧症状
家长可以采取发烧的常规护理方法,必要时服用退烧药。
2.针对拉肚子症状
频繁拉肚子,容易造成宝宝脱水和体内电解质丢失,严重会危及孩子生命。推荐补充口服补液盐 Ⅲ 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
预防方法
1.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2.日常生活注意勤洗手,外出后、如厕后、给宝宝换尿布前后、餐前建议用肥皂洗手。
3.给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奶具、食具、玩具、便器等定期消毒。
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季到初春发病率最高,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都是易感染的人群。
疾病特点
最明显的特点是耳朵下方(腮腺)的面部肿胀,使腮腺炎宝宝具有独特的 【仓鼠脸」外观,同时伴随疼痛、发热、乏力等。
家庭护理
当宝宝出现腮腺肿胀时,应及时带宝宝去儿科就诊。通常会在 2 周内痊愈,家庭内护理重点是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1.注意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建议将宝宝隔离直到腮腺肿胀消失为止。隔离期间注意卫生,勤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多休息.补充液体的摄入
3.避免给宝宝吃不易咀嚼的食物
感染期间,给宝宝吃一些流质或软食,以免加重疼痛。
4.热敷或冷敷肿胀区域,减轻疼痛
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水弄湿干净毛巾,或是用毛巾裹住冰袋,放在宝宝面部的肿胀区域,热敷或冷敷 10~15分钟,每隔几个小时可以敷一次。
5.口服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症状
遵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书,给宝宝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例如泰诺林)或布洛芬(例如美林),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发烧。
预防方法
1.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2.同时,避免与出现腮腺炎的人接触,也能防止交叉感染。
07 水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冬季后期和早春易高发,任何年龄都可感染水痘,但学龄前宝宝发病率较高。
疾病特点
首先出现发热、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出现全身性疱疹。水痘和发热也可能一起出现。
水痘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 ,随后逐渐扩散至面部和四肢,越接近四肢末端皮疹越稀少。皮疹一开始是有瘙痒感的红色丘疹,后面很快就形成透明的水泡,不久后,水泡中央凹陷,继而结痂。
宝宝长水痘皮疹时,家长可以看到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疹同时存在,俗称(四世同堂),形象地表明不同阶段和形态的皮疹可以同时出现。
此外,水痘和其他风疹、麻疹、幼儿急疹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它的经典外观,红色丘疹上有一个透明的水泡,就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家庭护理
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一般10天左右,水痘就会自己消退。
注意隔离和防止抓挠。
1.隔离
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一直要到全部的皮疹都结痂为止。
2.缓解瘙痒,避免孩子抓挠
水痘痂皮通常在 1~2 周内脱落,但需要注意保持皮疹不被抓破,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给宝宝修剪指甲、穿柔软透气的衣服,如果孩子很痒,可以在疱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破损处不要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缓解皮肤瘙痒,从而避免抓挠。
3.发热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4.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多喝水
预防方法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
2.避免与水痘病人接触,同时也要避免接触他们用过的物品。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08 结膜炎(红眼病)
结膜炎分为感染性(病毒或细菌)、非感染性(过敏或其他刺激)。
疾病特点
宝宝发生的结膜炎,大多是急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单或双侧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眼睑粘连(尤其是早上刚醒来时)、异物感、灼烧感等。
●家庭护理
由于结膜炎比较复杂,危害可轻可重,发现宝宝眼部异常时,不建议自己判断 ,请先就医。
大多数急性结膜炎由病毒所致,可以自行恢复,总病程大概 2~3 周。
预防方法
1.勤洗手、洗脸,不用衣服擦眼睛。
2.如果家里有人得了传染性结膜炎 ,需要避免宝宝与患者接触 ,不触碰带有患者眼睛分泌物的物品,比如毛巾、枕套、脸盆、个人用品等。
3.接触过患病眼睛周围或分泌物的物品或毛巾,不要让宝宝再接触另一眼,避免传染给另一只健康眼睛。
4.过敏性结膜炎,避免接触过敏源,比如引起过敏的食物、螨虫、花粉、粉尘等。
5.如果同时孩子伴随有频繁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应咨询儿科或耳鼻喉科医生同时进行积极治疗。
寒冷冬季,不仅有新冠病毒「虎视眈眈」,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也很重要,记住∶及时接种疫苗 + 注意日常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