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2.0L的SUV每公里只要4毛钱,一箱油跑1000公里

“自古以来”,
与欧美车系相比,
日系车以高性价比的特点,
成为世界车坛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但有这样一款日系合资紧凑型SUV,
定价竟向宝马X1看齐?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套路?

广汽讴歌CDX
2019年了,依旧这么任性。
先看定价

其实讴歌本来就是日系豪华品牌,
如此定价无可厚非。
豪华品牌之所以叫豪华品牌,
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
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文化
和无可取代的品牌气质。
车型产品上,在考虑性价比之前,
更多的是追求设计理念和工艺水平。
在CDX上,我们就能看到:
由多颗LED横向排列组成的大灯组,
加上类似镰刀造型的日间行车灯,
组成了“Jewel Eye LED”钻石眼车灯组。

车灯是讴歌最显著的家族设计语言之一,
来源于2016年在北美车展上展出的
PRECISION概念车

除了大灯组以外,
“钻石五边形”进气格栅也是祖传的,
不过四周散射的点阵式设计在市场上褒贬不一。

悄悄说,这个钻石五边形和不是很像吗?

从车尾来看,整车线条比较复杂。
上扬的腰线一直延续到尾部,
让车辆看起来更有“流动感”,
与讴歌偏向运动的定位相符。

车身尺寸上,
与宝马X1新能源比长度和轴距还有一定差距,
但相比雷克萨斯UX,还是戳戳有余的。

考虑到它的“生父”本田素有“空间魔术师”之称,
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实际车内空间。

棕黑的内饰配色,加上宽大的方向盘,
看起来是典型的家用SUV设计。
但若把配色改为红黑,
再增加一些镀铬面积和平底方向盘,
就可以变成凶猛的跑车内饰。

讴歌NSX
如假包换的NSX换挡设计,
更贴心的是换挡按键两边的储物槽,
可以说CDX是放手机最顺手的车型之一了。

好的,
让一让,
下面空间魔术师来了。



前排储物空间的细节设计,
处处用心,让人不得不拍手致敬,
而后排的设计则更加让人出其不意。



别家的后排扶手都是从上向下“放”
讴歌CDX的后排扶手却是从下向上“抬”
(小编内心os:难道这就是我没有的“逆向思维”!)
这样的设计不光看起来炫酷,
也确实增加了实际储物空间。

动力部分
本田经典的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

搭载2.0 L阿特金森循环DOHC i-VTEC发动机,
匹配E-CVT变速箱和锂离子电池。
这套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

看不懂也没关系,
因为在行驶过程中,
仪表中央会实时显示能量传递状态。

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看起来复杂,
但实际驾驶中却足够轻松。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107千瓦,最大扭矩175牛·米;
电动机的总功率为135千瓦,最大扭矩315牛·米。
车辆起步非常轻快,
在运动模式下,动力输出毫不迟疑。
高速下发动机能保持在
最佳的能耗区间运转,
100km/h+的时速下,
提速也足够有底气。

与其他运动车型的换挡拨片相比,
CDX的拨片又小,又不运动(???)
那是因为这不是“换挡”拨片,
而是调节能量回收大小的拨片。

左边的仪表盘也从转速表改成了
显示输出动力和能量回收情况的蓝绿色表盘。
就算把能量回收调到最大的四级,
也没有电动车松开“电门”就会产生的减速感。


CDX使用的是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设计,
通过驾驶选项,
自适应悬架会自动调节悬架阻尼的软硬。
实际驾驶时,车辆滤振效果较好,
但在高速下并线、过弯的支撑性有限。


隔音部分
与传统日系车给我们的感觉相比有较大好转。
低速下没有了发动机噪音,
胎噪和风噪也非常不明显。
而高速下,ANC主动降噪技术的表现也很明显,
总体而言,
驾乘舒适度是可以代表日系豪华紧凑型SUV的水平。

总结
深厚的品牌文化,
实用又充满设计感的内饰和空间,
以及成熟的i-MMD混动系统,
都是讴歌CDX的制胜法宝。
不过与欧美的豪华品牌相比,
讴歌的销售成绩和品牌声势始终不够乐观。
如果有35万+的预算,
就算不考虑宝马X1新能源,
我还得想想雷克萨斯UX 260h呢。
(颜值狗注意!)
你说呢?我不相信只有我自己这么觉得♀️
留言说说这个价位你买什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