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非要建在高架上吗?如果强行修在平地上,会面临什么后果?

高铁可以说是中国基建的一张金色名片,而国内的绝大部分高速铁路都建设在高架桥上,那么高铁非要建在高架上吗?如果强行修在平地上,又会面临什么后果?既然中国高铁技术那么牛,为啥不能把它修在平地上?背后的这三大因素是关键,正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中国工程人员才会选择在高架桥上进行高铁线路的修建,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 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高铁之所以绝大部分都在高架上建设,主要要考虑到三个因素,第一是高铁本身对于轨道的平直和弯道弧度都有着较大的要求,第二就是需要考虑到工程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三就是要考虑到高铁本身是否会对周边的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困扰。
国内高铁的运行速度通常都非常快,时速在200~350千米之间,而这就对轨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这么高的速度下,如果轨道出现起伏,这很有可能导致脱轨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而如果在地面上进行高铁的修建,那么地势的起伏就会对轨道造成影响,并且地面也并非一个永远不变的坚实整体,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进,地层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这就会导致铺设在上面的轨道出现起伏,因此对高铁形成安全上的威胁,因此将轨道布置在高架桥上,对高铁的安全性是更加有帮助的。

其次就是高铁本身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连通各个省份,高铁线路往往会通过一些野生动物活动的无人区或者是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内通常有着大量的野生动物,而一旦这些动物意外进入高铁线路区域,则有可能对高铁的运行安全和这些动物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而高架桥的形式就杜绝了动物意外进入线路的可能性。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尽量降低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将高铁布置在高架桥上,并设置隔音板,那么高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巨大风噪,就不会传导到居民楼当中,进而降低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并且高架桥的占地面积要比普通的铁路路基更小,对于需要穿过城镇区域的高铁线路来说,这样能够最大化降低对城镇地皮的使用率,而在通过农村地区时,高铁需要占用的土地往往只有高架桥下方的一块地域,其他土地仍然可以给农民进行正常的生产和农作物种植。

总而言之,中国当然具有将高铁修建在平地上的实力,但不论是从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高铁安全性的角度来看,修建高架桥都是更加合理且有效率的高铁修建模式,因此绝大部分地区的高铁都修建在高高的高架桥上,而不是直接修建在地面上,而目前的高铁运营经验也已经证明了,中国选择的这种高铁建设方案是十分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