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核心素养速查方法速查——年代换算

2023-06-19 08:24 作者:讲历史的齐老师  | 我要投稿

核心素养速查

方法速查—— 年代换算

一、解题知识必备

1.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公元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举例:30年代指30—39年。

2 .年号纪年

年号是我国古代王者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于公元前140 年定年号为“建元”,这一年是“建元元年”。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举例: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结束西行回到长安;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用天干和地支组合,每增加一年,天干和地支各向后推一位,每六十年一个轮回循环。如2020 年是庚子年:2021是辛丑年。历史中涉及的重大干支纪年事件有甲午中日战争( 1894 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等。

4.中华民国纪年

中华民国纪年是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纪年的方式,称作中华民国×× 年,简称民国××年。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第1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

二、计算方法

1.世纪纪年的计算方法

(1) 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举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 8” 上加1就行了;公元前2070年就是公元前21世纪,也是在百位“0”上加1就行。

(2) 世纪换为年代:一个世纪(100年)的跨度。举例:19世纪指从1800—1899年;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公元前500年。

(3) 世纪初和世纪末的区分: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后期),小数为初期(前期);公元前大数为初期(前期),小数为末期(后期)。举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例1 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 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   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世纪前期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解析世纪纪年法需要在百位“2”上加1 ,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又因为公元前大数为初期,那么公元前273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

答案A

2.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

(1) 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如:前190—前145年,其时间差应该是190-145=45。

(2) 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如:前6年—公元57年,其时间差是6+57-1=62。

例2 ( 四川成都)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B.177年

C.226年D.227年

解析首先,跨元年的时间差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 。故202+25-1=226,所以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226年。

答案C

3.中华民国计算方法

(1) 公元纪年转为民国纪年方法:用公元年-1911。

(2) 民国纪年转为公元纪年:用民国年+1911即可。

举例:民国26 年也就是1911+26=公元1937年;公元1945年也就是1945-1911=民国34年。

例3 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 ,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

A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 .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C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解析民国纪年转为公元纪年,用民国年+1911 ,即1911+38=1949年。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学科素养速查

一、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例1 ( 四川德阳)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下图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解析由① 处时间“581 年—907年”可知,这处于隋唐时期。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答案B

二、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例2 ( 四川内江)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够证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严重破坏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证据是(  )

解析1860 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能够证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严重破坏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证据是圆明园遗址。

答案D

三、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例3 ( 四川泸州)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邀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917年11月7日,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 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只有C 项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答案C

四、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例4 ( 四川巴中)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看法,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

印第安人

欧洲人

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麦哲伦B.迪亚士

C.达·伽马 D.哥伦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不同评价。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但同时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例5 ( 四川南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解析这些模范人物来自不同行业,但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是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答案D 


核心素养速查方法速查——年代换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