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回忆录】之 stiga oc

当很多年后,我手握OC一板拉穿对手防线时,我仍然记得我还是菜鸡时的样子。
…………
(一)
在用stiga oc之前,我还不会打球。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会拉球。
靠着小时候在石头台的推推挡挡,我度过了漫长的童年时光。参加工作后,看单位同事每天中午都围着活动室的乒乓球桌玩球,我也尝试开始加入,不为别的,只为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在别人眼中的新入职菜鸟,我的乒乓生涯从点头哈腰,阿谀奉承中开始了。
(二)
打了一段时间,我慢慢发现,我的大部分同事打球只是为了娱乐,并不愿多琢磨。而我却慢慢喜欢上了打球。单位的几个为数不多的高手也发现了我对乒乓球的热爱。他们提示我,你需要一块自己专属的球拍,而不是拿活动室里面那些人尽可夫的成品拍。
这几个高手与别人的差别,就是会拉球。
而我不会拉球。
我要成为高手,我也要学拉球。没人教我,我自己学。电话线连上56kb带宽的modem,我开始搜索关键字“弧圈球”。
这一搜,不要紧。
我搜出了一个词儿:“弧圈机器”oc 。我理解“机器”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把什么放进去,最后出来的,那就一定是弧圈球。
这TM对我诱惑太大了!已经相中的诺基亚新手机暂时放放,砸锅卖铁也要搞一只弧圈机器!
(三)
当我如愿以偿地买下oc,第一次兴冲冲地开打时。击球的第一下,我一下子惊呆了。这他妈什么手感,一板子打过去,就像敲响一面破锣,整个底板都在发颤。
拿着oc打球,我不仅没有学会拉弧圈球。原来会的也都不会了。我变得几乎不会打球了。
以前不像现在,不喜欢的底板可以走咸鱼。
我只能强忍着浑身不适,坚持用着这把“弧圈机器”,希望突然有一天,帮我变出弧圈的戏法。
(四)
春节回老家,我带着球拍回去。同是乒乓球爱好者的老爸,发现了这块球拍,高兴地说:很好,参加工作了,挣钱了,知道给爹买礼物了。我急着说:别啊,老爹,这是我学弧圈球用的专用球拍,你这个老快攻,用它干嘛?
老爸脸一板:胡说,球拍都一样,哪有这么玄乎,这个球拍归我了。
过了几天,老爸把球拍扔给我:还你了,你这球拍不好打,看着挺高级,根本没法打!
我笑了,说,下次我专门给你整个打快攻的拍子。行不?
老爸白我一眼:我几个老哥们都在开始学拉球了。我也得学啊,不然以后干不过他们了!
我说,等我学会了,教您!
(五)
我的OC,正手贴运海海绵+729,反手贴cj8000,也算当时的主流配置了。
可惜,我依旧不会拉球。偶尔搞出几个慢悠悠的高球,我兴奋地说,看这弧线!弧圈球!别人说,屁,你那是抛物线好吧!
那么,到底什么是弧圈球?
……
我想起小时候,看我爸他们打球。80年代那会儿,车间之间常有赛事,除了排球就是乒乓球。一遇比赛,人山人海,加油呐喊,热闹极了。大部分人打球,都是噼里啪啦地推档,比谁快,比谁稳。只有一个人,打得比较奇怪。老是在球台底下捞,不管别人什么球过来,他都这么一捞。
习惯了噼里啪啦的那群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纷纷表示,怪球手,惹不起。
而这个怪球手,最后拿了冠军。
别人问,你这什么玩意儿啊?他诡异地笑了笑,说,这是弧圈球,你们不会。
回家后,我跟老爸说,那个叔叔打得真好。老爸愤愤不平说,好个屁,啥狐仙球,还狐臭球呢,这是歪门邪道,下次看我怎么锤他。
但,之后比赛,厂里又多了几个在球台底下捞球的家伙。歪门邪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
(六)
有些人记忆力比较好,很多年之前的事情,甚至一些细节,都历历在目。
而我就是这样的人。
……
当我开始学拉球的时候,小时候那些叔叔们在球台底下捞球的样子,就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现在单位里这几个同事,虽然动作有点差异,但好像也是在底下捞东西似的。
于是,我也努力地捞啊捞……
但OC这么捞,就很容易下网………我瞎捞了几个月,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七)
和单位几个高手的深度交流后,我才发现,中午聚众打球的,都是一群菜鸟对啄。在那里,练不成任何东西。
而真正的秘密,是在晚上。整个大楼的人都差不多走完,静悄悄的时候。这个时候,高手们才从不同角落里冒出来。红红的烟头,在黑暗的空间里面游走,最终聚拢在活动室…
他们不会像菜鸟一样,嘻嘻哈哈的打球,而是先花一些时间练球,然后才开局。每次对局,看起来都很认真,专注,就像他们在工作中的状态一样。
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职级也各不相同。但在这里,是一个私密的不为人所知的小团体。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之后,果断地加入他们之后。之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泡进去了。
而代价就是,女朋友计划被无限期搁浅了。
(八)
不知道为什么,高手们当年都用世奥得。直到现在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是世奥得。或许是最强的那个一开始用世奥得,其他人也都跟着用吧。
他们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我用的OC是什么玩意儿,我当然也不敢在他们面前提什么弧圈机器,提什么瑞典品牌,来自取其辱。
毕竟,一个球技最菜的那个,用的是最好最贵的球拍,这是值得揭露的事实吗?
显然不是。高情商的我,巧妙而低调地处理了我的专属底板问题,就说是我爸送我的,我也不知道是个啥牌子。
但是,越来越强的信念已在我心头燃起。
我,一定要用OC拉出真正的弧圈球!
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九)
当我加入这个秘密小团体后,我的球技开始了肉眼可见的提升。我不再去搞那些自以为是、花里胡哨的海底捞,而是按高手的建议,从最基础的正手对攻开始。
就在一板一板地对攻过程中,我突然发现OC这块底板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你每一板都打实了的话,OC这块底板的出球就很稳定,几乎不会失误。当你动作正确的话,OC就会用一个强烈的手感反馈告诉你,OK!
打了一段时间对攻后的某个晚上。我稍微退了一下,模仿高手的动作,拉了一板,突然感觉底板把球紧紧吸住,然后噗的一声,带着美妙弧线直扑对面。对面的高手居然也愣住了,球直接从他腋下飞过。
“这个球怎么回事,跳都不跳?”我直到现在还记得他的诧异反应。
我猛然意识到,我会了。
就像很多年以后的一个晚上,我跟另外一个人一起琢磨一件事情,反反复复,试来试去,突然那一下,我们俩都明白了,我们会了。
(十)
很快啊,中午打球的菜鸟们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
但是,高情商的我,依旧很欢乐地跟他们一起打球,一起娱乐。只是我心里已经很清楚,我跟他们已经不是一路人了。我将绝尘而去,而他们会继续停留在这里,永远地嘻嘻哈哈。
但是,就算是菜鸟,也有较真的。
有一个同事,凭着违规的合力发力和比较猥琐的搓球,一直在低端局能赢很多人,包括我在内。
实话实说,他手感确实不错。虽然在高手眼里,他是不入流的,但我老是打不过他。而他每次赢我之后,那副自鸣得意的样子,让我渐渐不爽。比如,赢了几局,他就会用领导关心下属的方式,拍拍我的肩膀,殷切地说,不错,有进步,继续努力。
我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在酝酿着一个复仇计划。
(十一)
为了复仇,我细致地研究了我的对手,他的合力发球虽然恶心,但其实大部分都是侧旋。而他用成品拍的搓球,虽然出奇地稳定,但也就是抓你失误罢了。
复仇的那一天,很快就到了。
单位工会组织的比赛开始了。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我和他一上来就抽签碰面了。
我很有信心地上场,摸出我的OC,对他说,兄弟,这次靠你了。
(十二)
但事情并非我想的这么简单。我从小打野球。工作后要么在中午打娱乐球,要么在晚上练球。从没有上场打过一场正规的比赛。当裁判到位,观众围观,煞有介事地宣布:运动员入场,比赛开始!
我一下就有点懵圈的感觉。
而有些人就是为大场面而生的,他们就是人来疯。比如我对面的那位,毫无惧色,还煞有介事地向观众们频频挥手致意,收获一阵哄笑。
而我恰恰相反,已经感觉呼吸困难了。
果然,一开始,我就出师不利,打得畏手畏脚,频频失误,设计好的战术一个也用不出来,反而是对面的那位兄弟,打得一身轻松,不时与观众互动,满脸堆笑地用他那个猥琐无比的合力发球,把我打到自闭。第一局很快就丢掉了。第二局打到2:8。围观群众都觉得,估计这场比赛就这么回事了。
我也觉得,可能就这么回事了。只是一场球打到现在,我一个球都没拉,好像有点遗憾。这会轮到我发球了,我想了想,反正就这样了。干脆,抡几个痛快的,然后走人!
(十三)
下旋发球,他搓球回来,出台。
这时,在我眼里,不再有对手,不再有观众,什么都没有,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用尽浑身气力,抡出oc。
oc击中的球的瞬间,球仿佛一下子被黑洞吸住了,而当我挥拍过后,球才像拼命逃逸出引力场的彗星一般,带着强烈地弧线飞向对手。
经典的下扎二跳,对手毫无反应。
………
是的,我豁出去了。
我不再是以前的我,高情商的我。
我就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的疯子。
之后的每个球,但凡出台,我都是不顾一切,毫无顾忌地乱杀。
观众都惊呆了,对手也惊呆了。面面相觑:这孩子,今天受什么刺激了?
………
比分一路反超,逆转。
到第三局,大比分拿下,对手目瞪口呆。
我平静地收拾完东西,回到工位。
但刚才血脉偾张的一幕,仍然让我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平静。难道oc就必须这么用吗?这真是一把魔刀啊。
(十四)
就像鲨鱼一旦尝到血的腥味,就会格外兴奋。就像一些犯罪分子,作案得手一次后,就会享受这种快感而频频作案。
当你一旦体会到OC那股疯劲之后,便有一种戒不掉的瘾。
OC这把球拍,以前我一直不知道他该怎么用,今天终于被解除封印了。无所畏惧,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无拘无束完全释放,这就是OC。
后面的比赛,不管是菜鸟还是高手,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我都一视同仁。oc之下,众生平等。居然就这样一路打到了决赛。
单位的最强王者,用一板破破烂烂的世奥得,用同样的全台正手,把我击败。
但据说,这是近年来最激烈的决赛。两个疯子,疯狂抢冲,就像用亡命之徒用左轮手枪对决一样。据说,最强王者很少这么打球了。
(十五)
很多年之后,时代变迁。纯木五夹OC已经不再是暴烈弧圈的代名词,用OC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两鬓斑白。但我拿起45,拿起968,仍然会不自觉地去回忆当年OC的手感。
而OC对于我的意义,不仅如此。
当一个年轻人背负行囊,怀着对未来的梦想和紧张不安,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是OC给了我自信和勇气。让我明白,前路茫茫的时候,一往无前就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