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艺到沉闷,平淡到无感!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太"高大上"

2020-09-06 10:11 作者:宁_纪骋  | 我要投稿

实在是没想到,拍了这么多年商业片的冯小刚终于有资格从心所欲,执导一部完全由自己定义的电影《只有芸知道》。这样的进取心固然值得肯定,但作为常年混迹于商业电影领域的冯小刚,对文艺片的理解或许偏了很多。

这部由黄轩、杨采钰主演的《只有芸知道》不比略含文艺气息的商业片《芳华》,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电影,丝毫不搞煽情那一套。但文艺片不煽情,却绝对会让观众动情,《只有芸知道》显然做得不够好。

文艺到沉闷,平淡到无感!这是一部看似及其"高大上"的文艺电影,实质上不过是本片的叙事视角极度高龄化。故事本身很普通,却要打造成唯美的浪漫爱情,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说《芳华》是一杯原生态果汁,那么这部《只有芸知道》则称得上是一杯白开水。


冯小刚曲解了文艺片的含义

2017年,冯小刚凭借《芳华》在内地拿下14亿票房,也是他个人电影履历的最高票房。基于此,他才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于是开始触碰他从未触碰过的领域"纯文艺片"。此前,冯小刚执导无论是《我不是潘金莲》、还是《芳华》,其本质上都是略带文艺风格的商业电影。

文艺片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叙事中不刻意煽情、甚至压抑情感蔓延,但最终还是能够撼动观众的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部《只有芸知道》还就是奔着这方面去的。

本片据称是根据冯小刚的老战友与其亡妻之间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隋东风和罗芸这两个痴情人在新西兰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故事起伏,就是一部十足的文艺爱情电影。

冯小刚对本片实质上有两个期盼,一是以此纪念老战友,二则转行做一名真正的文艺片导演。

看着看着,我就感觉冯导夹带了太多的私人情感,也不管你观众是否理解,就是觉着看明白了,回神想却不知道到底表达了什么。


《只有芸知道》叙事节奏过于拖沓

先谈谈影片节奏吧。说起文艺片我第一个想起来的导演就是张艺谋,多的不介绍,就说他最近的一部文艺片《归来》。

《归来》是张艺谋继《山楂树之恋》之后拍的唯一一部文艺片,片长109分钟,反观《只有芸知道》,片长达到了132分钟。一比较,就知道在节奏的把控上,冯导还以为这是商业片呢。本来文艺片就沉闷无比,冯小刚还是用了132分钟来叙述。可以想象,《只有芸知道》就像是一位老年人,行事缓慢、拖拖拉拉。

当年,张艺谋的《归来》拿下2.95亿票房,刷新了此前由他执导的《山楂树之恋》保持的文艺片票房纪录1.6亿,这紧凑的叙事绝对是立了功劳的。

《只有芸知道》电影开场是没有什么戏剧冲突、矛盾对立发生的,但冯导用了两大段音乐,一段纯配乐,一段歌曲来渲染氛围。不可否认,表现唯美爱情的一部电影,足够的配乐是不可少的,可这才开头呢。如此滥用音乐,既拉脱了叙事节奏、又没能把真情实感带给观众,整体风格可想而知。

虽是文艺片,可你的叙事节奏也不能这么拖泥带水啊。


《只有芸知道》情感共鸣难以引发

本片的两位年轻男女主人公,之前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为了追寻安静、平逸的生活,他们住在了新西兰的一座小镇,并在此无忧无虑居住了15年。而后,他们卖了居住的房子,又想要回到大城市。

如此的生活水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其实,片子里的爱情点绝对是吸引观众的,但基于无忧无虑的生活设定,就会发现这样的爱情只会从梦中所见。既然如此,基于生活的情感点又从何而来呢?

从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的"景"大于"情",景点都是新西兰的田园风光,而爱情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想象。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这部电影或许是最合适的,如果15年间生活如此毫无起伏(不吵架、不拌嘴、没压力、没竞争),这样的爱情即便是想象,都可能想不出来。

在情感上,真"高大上"、真"不接地气"。


说实话,电影里的演员黄轩、杨采钰的表现都挺好的,但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难以带入到电影中去,做梦都梦不到爱情啊。这部讲述海外华人爱情生活的电影,英语台词倒是挺多,但还真没感觉到国际范儿,只觉得有从本土升空的感觉(不接地气)。

吐槽了这么多,我还真不是专门来黑冯导的,片中的叙事节奏、人物动机等真的是看着都抓瞎,分明就是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专门把整个现实生活忽略了。

那还是说说影片值得夸赞之处吧。《只有芸知道》虽然叙事拖沓,但在运用插叙、倒叙的叙事方式时,还是很有味儿的。

其实我最想夸的还是影片的影像风格与绝美景色。景点再美,没有足够的镜头水准、画面色调,那简直就像是玉器上蒙了一层灰,看着混沌。本片是在新西兰的小镇(乡村)拍摄,景色自然是不容忽视的,冯导这回也真是下了大功夫,颇有向往大自然的意味。

如果带着欣赏风景片的滤镜去看这部文艺片,相信观感还是有的。


文艺到沉闷,平淡到无感!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太"高大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