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读《骆驼祥子》,“励志”!但太卑微了啊【骆驼祥子4·倪文尖】


“鸡汤励志”读法
核心:祥子的悲剧主要责任在他自己

祥子的毛病是从性格到认知层次的。祥子是老舍写出来的,差不多100年前的一个北漂的奋斗史。他和现在的那种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是不同时代的同样的人。

坦率来讲,这个北漂并不是很准确,祥子是从北京相亲来到了北平城的。他从一个有梦想的人,变成游手好闲,无恶不作的社会垃圾。这个落差看起来像是命运,其实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步,第一次丢车,在这个解读的认为,是因为他祥子自己做事不考虑后果。大家都说城外不能去,谣言已经满天飞了。西直门军阀正在抓车,别人不敢拉车,祥子为了多赚两块钱,他冒险地去了。果不其然被捉了去,这说明祥子“只知道有利可图,不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要规避要害才是底线”

“说到底,心智成熟的人要懂得权衡利弊,再做决策,否则就会因小失大”然后这个解读里就说祥子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应该是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的时候。

曹先生暂且不说,说他碰到了一个高人“高妈”。“高妈”是他的人生导师,是一个理财高手她懂得钱生钱。

小说里说,你要起个会,或者把钱存到银行里,但是祥子死脑筋,固执,不听。因为不听,所以他才可能被孙侦探一窝端,所有的钱都没了。

所以在这样的解读里说,你看看这个祥子太固执了。

“固执会引来灾难”说明什么?
说明“祥子的认知水平低,性格偏执”
还有又重新解释了祥子和虎妞的关系。
说祥子是“想享受最好的,但是他对自己的选择又不能够承担”

“虎妞对祥子是一片深情,而祥子对虎妞是半点情分也没有”

选爱情还是选面包?祥子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为什么最后认怂了呢?
寒冬腊月时,祥子在小茶馆看见一个50多岁的车夫,因为要养活一家人,拼命拉车,最后晕倒在雪地中。
所以他怂,所以他觉得他原来的那个梦想,很难实现。
所以他事实上做出了一个选择,是和虎妞结婚
“可是祥子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他不敢承担选择的后果。既不敢承担,又不想改变。那么日子过的是越来越糟”
而且我们看小说:
虎妞难产,祥子又心疼他那几十块钱医药费,结果虎妞死了之后,他还得为了出殡,把那个二手车给卖了。
更重要的是,面对小福子抛出来的绣球。祥子一想到她还有那个二强子的爹和他的那些弟弟,所以他说了一句话:你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我一定来。这个老师觉得这种解读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在爱情和利益面前祥子,事实上选择了他自己的利益,他不想因为一个人而拖垮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这种解读很好玩。
再后“后来祥子抱怨穷人不配有爱情”
无论是爱与不爱,穷人都得在金钱上做决定。“情种”是生在大富之家。
这就是这种解读的一个逻辑。
【结论】
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自己的选择里,儿子,老舍写的小说还是写的不错的。
其实离开小胡子之后,祥子还是出现过转机的,他碰到了曹先生

然后他去找小福子,结果发现,小胡子已经不在了。

而小福子之死,使得祥子彻底心灰意冷。

那也没有奔头,变得堕落了。
所以祥子的堕落在这样一个解读里面,是说她自己一步步选择的结果。
以后的结论是:祥子的“认知很有局限”所以她摆脱不了困境。
阅读到这里有两种感觉:
①一种感觉反而是比我们这种所谓专业的阅读贴祥子更近了。老师也喜欢说想象和移情。而这样的阅读,好像他移情更多。他更多的把自己的生活,只把自己的命运跟祥子连接在一起了。
②第二种感觉是,老师心里有点痛,痛在两点。第一,这样一种阅读塔其实把自己的姿态摆的非常低,他是觉得我的人生很难成功,这种很难成功,原因不在外部要改造外部社会很难的。如果我们改造的只能是改造自己,而我们改造自己也是很难的,然后我往往我们成功不了。而我们能怪罪的,也只能怪自己。完全也是非常卑微,同时我又有点愤怒。愤怒在于他说刘四爷是个英雄,你看和祥子比,刘四爷同样出生贫苦,年轻的时候身无分文。可是他的头脑灵活,善于交际。我光赚了不少钱,而且他目光长远处事灵活。看到这里非常愤怒,这种解说既有让我有感动之处,也有让我非常愤怒的地方。
相对这个点说愤怒还是太过轻飘然了事实上,老师介绍了两种解说。
①一种是我小时候到今天,也许你还认同的,那个社会现实批判的那个角度。
②有一种更多的认为,祥子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从而作为一种鸡汤,作为一种励志,我们要改造自我,我们要把自己做的更加强大,我们要在这样一种竞争力去努力获得成功。
如果我们还没有成功,我们还是要怪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