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数学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注重学习其中的驳论方法,掌握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难点:
学习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方有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有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之前我们学过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写作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科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征第戎科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