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读本-文选-缁衣-识读

歌颂有德之人的《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据诗小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因为郑武公父子担任司徒为政不错,所以百姓赞美卿士服装很适宜。服装很适宜,其实也就是说郑武公当官很适宜。
抨击恶人的《巷伯》: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適与谋?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诗小序说:《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这是一首宫内官员怒斥那些谮人的巷伯(阉人)所作的诗。
《缁衣》引用了《小明》一诗来说明掌权者应该彰显他的好恶: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诗小序:《小明》,大夫悔仕于乱世也。
郑笺说:好,犹与也。
所以好是正直要翻译成”亲近那些正直的人“
《缁衣》还引用了《鸤鸠》说明君臣不相怀疑的状况: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诗小序:《鸤鸠》,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还引用了《尹诰》,清华简一的《尹诰》如下:
惟尹旣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非民亡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今后胡不监?”挚友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汤曰:“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挚曰:“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亳中邑。
译文如下:

(引自季旭昇主编《清华简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