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艺考研 | 艺术学基础知识《铁皮鼓》08

2021-11-09 14:45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铁皮鼓》——沃尔克·施隆多夫

哈喽啊,小伙伴们,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沃尔克·施隆多夫的作品《铁皮鼓》,依旧是值得一看。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位知名导演及他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吧!

导演介绍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1939年3月31日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德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法国国立电影学院。

作品

代表作有《 铁皮鼓》、《青年特尔勒斯》、《打开心门向蓝天》、《德国之秋》等。


人物评价

《江南时报》评

沃尔克·施隆多夫强调基本电影技法、明星电影演员和观众的结合在影片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不主张推行某种特定的电影模式。

《京华时报》、《成都晚报》、《今晚报》评

沃尔克·施隆多夫不仅注重剧本创作,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在影片中所擅长的艺术片形式和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备受认同。此外,他的电影富有人情味、不做作、不煽情,不经意中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电影评介》、《电影新作》、《电影》评

沃尔克·施隆多夫对故事背景的模糊化处理以及商业化处理都使得作品带有一定的迎合观众的倾向,并深刻反映了德国当时年轻一代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同样他喜欢选择优秀的文学底本进行改编,从而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也都中规中矩、不偏不倚。


影片信息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让-克劳德·卡瑞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马里奥·阿多夫 、大卫·本奈特

片长:142分钟

上映时间:1979年5月3日(西德)

剧情简介

十九世纪末的但泽,居住着波兰人、德国人、卡苏白人。一天,年轻的农妇安娜·布隆斯基救了一位被德国宪兵追捕的纵火犯约瑟夫·科尔亚切克,九个月后,安娜生下女儿阿格内丝,约瑟夫则在宪兵的追捕下再度逃跑没了音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格内丝已长大,嫁给了开杂货铺的莱茵人马策拉特,但私下却与表兄弟杨·布隆斯基关系暧昧,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奥斯卡来到人世。转眼三年过去。三岁生日时,奥斯卡得到了一只铁皮鼓,但在生日晚会上,奥斯卡目睹了母亲与杨的调情,故意摔下地窖伤了脊柱不再长高,却意外获得了尖声惊叫,震碎破璃的特异功能。

1933年奥斯卡已九岁,但泽笼罩在法斯主义的气氛中,崇拜贝多芬的父亲成了纳粹小队长。在纳粹的盛大集会上,奥斯卡用四分之三拍的鼓点扰乱了乐队的演奏,把会场变成了舞场。

阿格内丝依然和杨在旅馆幽会,常把奥斯卡托给尤太玩具商马尔库斯照看,马尔库斯暗恋着阿格内丝却没有表白,奥斯卡也明白母亲和杨的事,一次他爬上旅馆对面的尖塔拼命敲鼓,用尖听震碎了旅馆的玻璃。不久阿格内丝又怀孕了,她心情烦闷拼命吃鱼,最终中毒而亡。

1939年9月1日,但泽波兰邮局被德国军队包围,奥斯卡将杨引入邮局,杨被俘遇害。

不久,家里来了一位十六岁的女佣玛丽亚,两人形同姐弟并有了肌肤之亲。可父亲却强奸了玛丽亚。玛丽亚怀孕后成了奥斯卡的继母。奥斯卡不愿再呆下去,参加了前线侏儒剧团。在剧团中遇上侏儒女演员古雷娜,二人情投意合恩爱甜蜜。可惜好景不长,古雷娜在撤退时被炸弹炸死。奥斯卡也回到了家乡。

玛丽亚生的孩子已三岁,奥斯卡送他一只铁皮鼓作为生日礼物。战争已近尾声,苏军开进但泽,马泽拉特刚取下希特勒画像挂上贝多芬苏军就进屋搜查,慌乱中马策拉特将纳粹微章扔掉,奥斯卡故意捡起塞回父亲手中。马策拉特将微章塞入口中,结果卡住喉咙,双手乱舞被苏军开枪击毙。

父亲的葬礼上,奥斯卡叫了声“爸爸”连鼓带人跌入墓穴中。被救起后,他开始长高了。

火车站上,奥斯卡带着玛丽亚和孩子爬上了向西方开行的列车,但泽的田野上年迈的外祖母孑然独行,火车喷着黑烟,消失在地平线上。

获奖记录

1979年

第29届德国电影奖

杰出故事片奖:铁皮鼓

最佳男主角: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提名)

最佳女主角: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提名)

最佳女配角:卡特琳娜·塔巴赫/Katharina Thalbach(提名)

最佳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提名)


1979年

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金棕榈奖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1980年

第5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外国电影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提名)


1980年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1982年

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影片评价

时光网

《铁皮鼓》以史诗般的恢弘格局展现了德国战时小市民的众生相,是一部以小见大的影片。虽然说影片中充满了“恶趣味”的描写,但是这些“下三路”的片段并没有让人难过和不适,而是带上了一层荒诞的反讽效果。尽管评论界对原著小说褒贬不一,但是对这部电影,评论还是一致称赞的。影片被认为是一部击中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是“当代德国电影的突破”,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纳粹主义电影之一。

作家向荣

《铁皮鼓》不是一部情节电影,它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反思倾向。影片利用荒诞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导演对命运所作的深层次思考,从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种哲理。

《铁皮鼓》的人物表演极端夸张,整部影片充满了类似的场景。这种荒诞、夸张的表演和情节让影片显得极端丰富。

宗旨与声明

最后的话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更多干货欢迎大家关注

希望小伙伴们在初试好成绩哦

为你们点赞


南艺考研 | 艺术学基础知识《铁皮鼓》0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