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是因为“相似”还是“相异”?


小S曾在节目中问炎亚纶:你和其他飞轮海成员还有联络吗?
炎亚纶尴尬着回答:没联络了。
小S追问其原因,炎亚纶回答:大家的喜好太不相同。
虽然这个“喜好”现在想来意味深长,但却说明了一件心理学里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更多地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那些一开始一见倾心、被其外貌打动的人,随着进一步地了解,最终还是会和适合自己、与自己合得来的人做亲密的友人和爱人。
而与自己不同的人最多只能进行一段“露水情缘”成为人生的过客。
的确存在“互补式”的友人和伴侣:
你会发现你很活泼、外向,而你的好朋友却很内向;
你会发现你好看的闺蜜居然在众多优质男中选了一个非常平庸的男人做她的丈夫;
还有你的父母,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却能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所以,你觉得“相异相吸”比“相似相吸”一样普遍地存在着。
然而事实却是:
你和你的好友内心都存在一种渴望:我非常想得到她身上闪光的地方,让我的隐性性格得到舒展和绽放;
你的闺蜜深谙好看的皮囊是种诱惑,她并不渴望对方也具有和她一样的危险,而她内在特别需要一种安全和平稳,所以她选择了那位做自己的老公;
而你的父母,因为年代的关系,他们需要确保“婚姻的完整”,所以尽管他们吵了一辈子,但为了共同的目标,所以尽己所能地去隐忍和“变通”。
所以,“相异”的匹配说到底也就是一种广泛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