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分析杂合质粒形成的分子证据

2023-02-24 13:42 作者:唯那生物  | 我要投稿

在分析质粒的结构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Blastn比对结果显示高相似性的同源序列仅与样本序列中的部分区域匹配。这种情况通常表示该质粒各部分序列分属不同的来源。而且很可能是质粒间通过同源重组等方式发生质粒融合的结果。特别是对于携带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菌株而言,若是在同一质粒中同时出现多种罕见的耐药基因(如mcr-1blaNDM-5),或是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共存的情况(如肺炎克雷伯菌),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因为它代表了这些基因可能借助杂合质粒发生水平共转移的现象那么若是我们需要对杂合质粒各部分序列片段的来源进行分析,把握基因组的细节特征,就可以借助Easyfig软件进行基因簇的图示化展示。

下图便是利用Easyfig软件展示的杂合质粒pCQ02-121及其各耐药基因的来源情况,该质粒mcr-1blaNDM-5所在的区域分别来自pMCR1_IncX4样和pNDM5_IncX3样质粒。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可以参考我们的软文(https://mp.weixin.qq.com/s/NSNE0n_-6ao1C67dU2yRsw)。

DOI:10.1038/nmicrobiol.2016.176

而下图的p17-15-vir质粒为耐药-毒力杂合质粒,其耐药基因部分来源于p17-16-CTX样质粒,毒力基因部分则来源于p17-16-vir样质粒。同样该图也是使用Easyfig软件进行绘制。

DOI: 10.1016/j.ijantimicag.2020.105952

我们已经上线的《基于Easyfig软件实现基因簇结构比较及杂合质粒形成分子证据研究》是一门软件教学课程,力求教会大家如何通过easyfig软件解决比较基因组研究中的常见热点问题,如杂合质粒形成的分子证据研究等。

本套课程不仅包含完整的比较基因簇图和共线性图谱的绘制教程,包括软件介绍、安装方法、基础作图、高级设置及后期美化等,还有专门的实战课程来分析示例文献中要解决的比较基因组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使用方法还原文献中的例图。同时该课程针对前期参考序列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梳理,如杂合质粒参考基因组的选择等。而对于软件使用及文件准备中的常见问题,我们也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遇到其它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课程目前正处于首发优惠中,有需要的老师请抓紧时间哦。

课程链接

扫描二维码,获取课程


如何分析杂合质粒形成的分子证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