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红外与普通红外、程序升温技术TPR、TPD的区别
2023-02-03 15:27 作者:sousepad材料检测 | 我要投稿
吡啶红外与程序升温技术都可以测试样品酸度的强度,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吡啶红外:吡啶红外测试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的一种,它是用来分析催化剂表面酸性活性位点的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
程序升温技术:当固体物质或预吸附某气体的固体物质,在载气流中以一定升温速率加热时,检测流出气体的组成和浓度的固体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技术。有TPD(吸附)、TPR(还原)、TPSR(表面反应)、TPO(氧化)。
吡啶红外和普通红外的主要区别就是需要另加一个原位池,吡啶红外吸附的测试主要目的是测量样品表面的酸的类型(L、B酸)。
TPD原理
TPD用来测量某固体酸碱的强度和数量。
碱性气体在酸性中心上吸附时,吸附在强酸中心上的比吸附在弱酸中心上的稳定,也更难脱附,提高温度可令其从酸性中心上脱附,而那些在弱酸中心上的将首先脱附,因此测定在不同温度下脱附的吸附碱相对量可测定酸中心强度,而脱附的碱性气体的量也就对应其酸量。常用的碱性气体有氨气,吡啶和正丁胺。
TPR原理
TPR常应用于表征负载型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TPR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获得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金属的价态和是否形成合金等方面的信息。
当负载的金属的价态,聚集状态,与载体的作用发生改变的时候,其还原温度,还原后的价态将会发生改变,如果能测出程序升温还原过程中氢气的消耗量,还原温度等,就能得到负载金属的一些状态参数。通入氢气或氢气与惰性气体混合气。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整合自网络,因内容庞杂无法联系到全部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答复,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