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of Tiberius II Constantine
公元582年8月14日,在莫里斯即位的第二天,东罗马帝国皇帝提比略二世因病去世。
作为色雷斯拉丁语地区的本地人,提比略仍然被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誉为“讲希腊语的凯撒”中的第一个,他引用了13世纪的叙利亚东正教主教和作家巴尔·希伯来乌斯(Bar Hebraeus)。据记载,提比略身材高大英俊,有着一副富丽堂皇的气质。他温柔而人道,无论是作为一个男人还是一个统治者,都以慷慨著称。与他的前任不同,他基本上没有迫害他的单系臣民,但他对在西方信奉阿里乌斯臣民派并不好。他还在建筑项目上花费了大量资金,最著名的是君士坦丁堡大皇宫的持续扩建。
根据吉本的说法,提比略二世是一位好皇帝:“提比略这个名字会引起民众的反感,他采用更受民众爱戴的名字君士坦丁,并且效法安东尼的德行。从历史的记录来看,有那么多的罗马君王是如此邪恶愚昧,当然乐于听到有一位众望所归的人物,具备仁慈、公正、谦和与刚毅的特质。大家可以看到这位国君在皇宫和蔼可亲,在教堂虔诚仁慈,在法庭公正无私,在波斯战争中获得胜利,至少是他派遣的将领所达成的。他的胜利获得最光荣的战利品,其中包括大量俘虏,他本着基督教英雄人物慈悲为怀的精神,善待这些俘虏,并且不要赎金将他们遣送家乡。自己的臣民无论是建立功绩还是遭遇不幸,都可以向他提出要求,蒙受他最大的恩惠,常他的赏赐比对方所期望的还要多。这些行事的方式就托管人的立场,或许会危及国家的财政,但是就人道和公正的原则而论,可以取得回报达成平衡。这些原则给他带来的教训,是要厌恶从人民的眼泪中搜刮的黄金,将它视为毫无价值的贱金属。人民经常遭受天灾人祸,他采取积极的救济行动,不仅急着豁免过去积欠的款项,同时要减轻未来税收的需求。他坚决拒收臣下奉承讨好的呈献,他们会用10倍的压榨来作为补偿。提比略制定睿智和公平的法律,受到后来朝代的赞许和难以为继的遗憾。
君士坦丁堡盛传皇帝发现了一处宝藏,但是他真正的财源是以身作则的节约,杜绝所有排场和毫无必要的费用。要是上天愿意赐福,这位爱国的皇帝能够受到长远的保佑,就会给东部的罗马人带来幸福。然而,查士丁过世后不到4年,尊贵的继承人就罹患致命的疾病,好在留下足够的时间交代后事。按照得到宝座的先例,他把皇帝的冠冕托付给最够资格的同胞。他从群臣中间选择了莫里斯,所做的判断比紫袍还要宝贵。教长和元老院的议员被召集到垂死君主的床边,他当面将女儿和帝国交给莫里斯,财务官用庄严的声音宣布他最后的遗言。提比略表示他的愿望,是要他的儿子和继承人用德行来为他建立最高贵的陵寝,使过世的君王能为万民所怀念。公众的悲痛把对他的感激铭刻在心,但是新朝的动乱使最诚挚的哀悼逐渐消失,人类的目光和欢呼很快迎向初升的朝阳。”
而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巴格纳尔·伯里(John Bagnall Bury)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评论道:“虽然提比略本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但他却不是个称职的皇帝。很自然,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反动的,因为查士丁的政策极不受欢迎。他取消了对“political bread”的征税,并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减免了四分之一的税收。如果他满足于此,也许还值得称赞,可是他却开始了一种极不明智的挥霍方式。他经常用大量的奥古斯塔斯塔来满足士兵们的需要,他还向各行各业的人捐款:学者或法学家(“一个非常多的职业”)、医生、银匠、银行家。这种慷慨很快就耗尽了国库的财富。结果,到他统治的第一年结束时,除了大量的白银和丝绸外,他还花费了7200磅黄金;在他去世之前,他不得不动用阿纳斯塔修斯的节俭积蓄,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尽管有这些财政困难,他还是把钱花在宫殿的新建筑上。这种鲁莽行为的后果是,当莫里斯登上王位时,他发现国库空了,国家破产了。我认为,把提比略从神坛上撤下来是有充分理由的。”

图片来源:推特用户@365RomanDays&https://duhoc.cn/baike/en/Tiberius_II_Constan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