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游戏应对学习和脑健康问题 “脑科学与游戏”沙龙第一期召开

2022-01-10 15:26 作者:Indielight独立之光  | 我要投稿

22年1月8日,独立之光和脑倍佳在上海独立之光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脑科学与游戏”沙龙第一期。独立之光副总裁熊攀峰,美国MIT认知科学博士后李晓涛,游戏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应皓,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主任汤彬等嘉宾就游戏化学习,游戏和认知症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脑科学与游戏”沙龙第一期在上海独立之光艺术中心举办。

本届沙龙的内容集中在如何认识游戏,以及如何利用游戏化去解决学习和脑健康的问题上。熊攀峰先生的开场演讲提出,中国对于游戏的传统认知存在许多误解。游戏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更加基础和普遍的。通过游戏和游戏化的方式来制造体验,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凸显。这就要求大众对于游戏要有更加正确全面的认知。举办沙龙的目的也是希望将游戏和脑科学,健康,教培等领域更好地联系起来,建立起更加广阔全面的视野。

▲熊攀峰先生关于游戏的认知。

李晓涛博士通过连线的方式,分享了他通过人工智能检测人眼特征和反应,来评估脑认知和脑疾病状态的研究。眼睛是大脑的窗户。透过眼部可以直观地检测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病变状况,大脑的情感状况和认知能力。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大数据实时检测评估人类的脑健康状态,进行干预治疗的数字疗法,将会是精神医学未来几年的革命性变化。目前认知定量算法系统已经完成初步开发,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各种产品将逐步走向大众。

▲这或许也意味着玩法和内容领域的创新。

具有丰富游戏设计经验的应皓先生介绍了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并介绍了若干国内外利用游戏化思维进行培训的案例和效果。游戏化就是利用和借鉴游戏设计的思维,来解决现实的多种问题。游戏化学习就是利用游戏的机制,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更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IBM,巴斯夫,以及国内的华住,美团等企业,都采用了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相比传统形态的培训,游戏化方案在效果效率,学生反馈等方面都有更为优越的表现。

▲游戏化学习的效果显著。

从事上海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工作的汤彬先生介绍了国内当前对于认知症的了解状态,公众对于认知症还存在大量错误认识。随着居民平均寿命的增长,认知症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普遍。在预防和干预认知症,建立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方面,剪爱公益和上海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已经有了许多实践。数字化和游戏化将在未来的脑健康保护计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游戏化在脑健康保护计划中也将起到作用。

演讲结束后,观众还在现场进行了《大人的NS脑锻炼》中的小游戏,亲身感受了游戏在脑健康领域的实际应用。

▲脑年龄测试结果。

▲到场观众

本次沙龙的现场视频已在独立之光的B站空间分段放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独立之光的B站地址:https://space.bilibili.com/435959655/


用游戏应对学习和脑健康问题 “脑科学与游戏”沙龙第一期召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