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一战三跨上岸经验
哈喽啊!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经验!
我本科院校属于双非一本,同时我是一名三跨生,最终一战上岸深圳大学的新传专硕!初试排名前20~
如今,回看这条路,自己走了一些弯道,也凝练出了很多方法或者说重要的点,你们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分享具体的学习方法前,我想以下这些东西是一种“内核力”,更是你一年备考当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东西。

专业课
前提:要对深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深大有四个方向,融合媒体,视听传播,数字营销和健康传播。
每个方向研究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也证明,我们不能只跟随大流的备战,而是要有自己的一个侧重。
同时,深大的考试风格很灵活,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界和业界的前沿议题,以及这一年的热点事件。
备考思路:
很多人在刚开始阶段,最想要确定的就是,我们这一年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我们每个阶段该做什么。
这里可以先来个总体的思路。
在4-6月份主要是入门和基础,此时,你需要阅读院校参考书,并要确保自己对这个学科有自己的见解。
7月-8月,一定是集中精力把基础理论全部熟练,然后可以开始抓前沿了。
9-10月,开始整理专题,就按照深大的四个方向来切分即可。
10-12月,此时一定是要不断输入和练习的。核心就是:掌握好基础和前沿知识,再加以练习,练到自己麻木,时刻保持思考,然后上考场,就可以了。
4月-6月(基础阶段)
我首先用《新闻理论十讲》来入门,因为它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其次,阅读了《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传播学引论》这四本基础书目。加深难度的时候,读了《范式与流派》。
接着,阅读一些虽然不是参考书,但是非常有用和经典的书目,比如,《新闻业的救赎》《真相》《舆论》《互联网的误读》《社交媒体简史》《脸书故事》《娱乐至死》《乌合之众》《真相》《看见》等。
当你基本上阅读完这些书目的时候,你就已经上道了。
那我是如何阅读的呢?
首先,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框架。
其次,带着你的思考问题去阅读,遇到不懂的专业名词就标出来。
再次,读完一章,问问自己,自己在这章学到了什么?如果理解了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那就证明这一章你弄懂了。也可以自己简要做一个小框架,但不要过于纠结每一本书,因为,后期你是需要重新打散,按照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做一个整体的框架的。
其实还没完,你需要抠出一些专业名词,也可以叫作基础理论,去积累下来。那些你一看就不太懂的词,比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你就要转移到你的Word或者别的电子记录本当中,去充分利用微信“搜一搜”功能,去搜索。如果你发现有一些机构做了名词解释,那就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有一个顺带的方法,当你点开一个词,很多公众号都会有一些名词解释的合集,你就点进去看多几个甚至一下子全看了,把它们记录下来,先别管你懂不懂,反正你知道这些都是你后期需要弄懂的理论即可。
事先熟悉这些理论,“搜一搜”的那种合集,其实是一种非常快捷的方式,比你自己一本书一本书去读,去抠,有侧重点多啦!当你重复干这样的事情,几个月之后,你很快就能够发现自己的基础理论的笔记是满满当当的了。
同时,这些理论一定是要多次反复的,不断去巩固,并尝试着去解读一些热点事件。比如说,粉色头发女孩被网暴事件,我们就要用到“群体极化”“去抑制效应”等名词。
7月-8月(强化阶段)
争取把每一个理论和拔高的理论都掌握得非常无敌清楚。
同时,这个阶段制作了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学科框架,其实你对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系统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昱姐的《从想法到写法》,写得真的很好!同时,昱姐的课也是非常好的。跟着昱姐走,评论不用愁!(浓缩是精华,我这里字数是最少的)
深大的数字营销也要在这个阶段起步了,简单理解就是考广告和营销。广告重要的是积累案例和掌握一些基础理论。
而广告的基础理论其实不多,我没有从书本那里积累太多,是通过觅游的课程来积累的,其实就已经够用了。
所以说,广告学的书我其实看得不多,主要看了《广告学概论》和《广告心理》这两本。其它,我都是直接积累理论,以及一些高级话术。
同时,暑期学习了广告策划,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广告策划框架。还会积累很前沿的议题,比如深大很关注的“信息流广告”。记得,广告的案例库一定要建立起来!
健康传播,在8月份阅读了聂静虹老师的《健康传播学》,里面讲得超级好。而健康传播,最主要的就是积累一些模型,比如,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知信行模式,扩展平行过程模式等等。
这些都要在后期运用到答题当中的。把模型都积累好,我是阅读的基础上,去不断进行微信“搜一搜”,那些理论模型就全了。
9月到11月(拔高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整理专题+专业练习。
专题,我是按照深大的四个方向来整理的,每个大专题下面有很多子专题,并且我都能够串联起来。
比如视听传播,我就把短视频、直播、以及深大很关注的游戏、亚文化等,我都放进去了,这里都是我自己的一个统一整合。
那专题的素材来源就是大佬的论文和公众号。
关键词去搜一搜,很多内容的,你觉得合适的就填补进去。大概你觉得答题够用就好。
专业练习,包括论述题的练习、简答题的练习、评论的写作、广告策划的练习和深大真题的练习。
9月份开始试着输出了,我在写作业的时候,从来没有翻过资料。
一开始就以一种很严格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了,限时训练,并且我写字很快,打字也很快,就很快就能够写完一道题了。
前期的基础打好了,对我来说,输出就是很快很快的。
写完之后,叫学长姐帮自己批改,再不断去修改。写完之后,去反思、总结,去公众号搜一些别的思路。
就这样,每天去做。有时候,觉得量不够,还会自己去找那种非常难的题目去训练,因为深大就是很灵活,你在平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记住,一定要注重复盘。训练的时候要注意用上高级词、理论、案例、还有一些名言。
因此,你在这个阶段,也要不断去读论文,去积累属于你自己的案例库和名言库。
12月(冲刺阶段)
心态上肯定要很稳的,你要相信自己前期的付出是有用的。还是要坚持每日练习,保持手感。
之后,就重复看之前的笔记,不断去看,不断去总结,总结出你自己的思路,万能逻辑,比如很常用的5W、宏中微等结构!这些一定是你一年来的思考,打通学科壁垒得来的。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复盘噢!
长期主义(敲重点!!!):
基础理论一直都要学,要掌握,要达到熟稔的地步!+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积累案例库、名言库、高级用语!+将思考贯穿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