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甲肿瘤主任李枫:正确低碳生酮饮食,有效改善癌症的治疗
江苏三甲肿瘤主任李枫:他全家现在基本上都是低碳水饮食。上至年近九旬的老人,下至2、3岁的小外孙都是低碳水。
对李枫主任自己来说,低碳水饮食和轻断食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饮食不仅帮他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肠胃问题,还让他感觉大脑特别清醒,工作效率非常高,身体感到很轻松。
家里的老人在低碳水饮食后,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老岳母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中度脂肪肝完全消失,几十年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就连老年人的妇科相关问题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李枫主任是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专业特长:精通各种恶性肿瘤的放疗技术,熟练开展各种常见肿瘤的放疗技术,尤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
李枫主任多次参加肿瘤学术会议,通过大量的图片及生动的讲解,向大家介绍了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放射治疗在肺癌、乳腺癌、食道癌中的应用以及放射治疗在其他恶性肿瘤之中地位。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李枫主任提出了新的治疗思路——低碳营养治疗癌症。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
癌症等慢性疾病为什么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癌症归属到慢性疾病管理范畴。既然癌症已被视为慢性疾病了,那就不用紧张害怕,因为不会马上危及生命。它不像心梗、脑出血那种急性病,和冠状肺炎的传染病,医疗上往往措手不及。而罹患上癌症,却能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治疗,所以就看你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疾病了。
而这种慢性疾病的发展为什么越来越多?李枫主任表示肠道应该是重要原因。不健康的肠道不仅影响肠道本身,对全身的代谢都有重大影响。在这方面,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食物与我们的肠道不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食物是打开健康或疾病之门的一把钥匙。
我们身体当中的细胞对这些食物可能没有做好准备,那么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把这些食物当成敌人,发动攻击、产生炎症,这可能就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增多的原因之一。慢性炎症会导致一系列现代化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以及癌症等系统疾病。
02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理解癌症
目前,主流医学界依然将癌症的起因理解为基因突变。
然而,李枫主任告诉我们,基因突变可能只是「结果」,而并不一定是癌症的「原因」。越来越多肿瘤学专家认为,癌症真正的起因,其实像肥胖、糖尿病一样,是一种代谢病。

普通细胞通常有2种呼吸形态:
当氧气充足时,葡萄糖、脂肪酸、酮体等燃料进入线粒体,氧化燃烧,提供大量能量,这种代谢模式被称为「有氧氧化」。
当氧气不足时,葡萄糖等燃料在线粒体外发酵,只能产生少量能量,这种代谢模式被称为「无氧酵解」。
李枫主任演讲幻灯片
然而,癌细胞是个异类。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癌细胞还是会依赖葡萄糖在线粒体外发酵产生能量,这种代谢模式被称为「有氧酵解」。
由于「酵解」这种代谢模式只能产生很少的能量,癌细胞就必须「效率不够、数量来凑」,抢夺尽可能多的葡萄糖来为自己提供能量,并以正常细胞10倍的速度吞噬葡萄糖。
早在1924年,德国科学家奥托·瓦伯格(Otto Warburg)博士就发现了以上关键区别,并提出猜想: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癌症的根源。
在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状态方面,癌细胞与普通细胞有着显著的区别:普通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多、功能好;而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少、功能差。
一旦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出现很多恶果,共同促使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例如:
首先,线粒体受损让细胞失去代谢灵活性,只能依赖线粒体外葡萄糖酵解供能;
其次,线粒体功能障碍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反过来会导致DNA突变;
第三,线粒体的故障让肿瘤细胞无法顺利凋亡,导致它们该死不死,从而不断增殖、扩散、恶化。……

李枫主任说,瓦博格的猜想已经被现代的细胞实验证实:
把正常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肿瘤细胞质中,细胞就依然是肿瘤细胞;
把正常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到肿瘤细胞质中,肿瘤生长就会变缓慢,甚至正常化;
把癌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到正常细胞质中,细胞就会变成肿瘤细胞;
把癌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正常细胞质中,细胞却依然是正常细胞。
李枫主任演讲幻灯片
总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癌症的起因并非基因突变,而是线粒体代谢功能异常。这种异常会导致癌细胞依赖大量的葡萄糖在线粒体外发酵,来提供能量。
03
低碳生酮饮食对癌症治疗是有帮助的
李枫主任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低碳生酮饮食对防治癌症具有潜在益处。

李枫主任演讲幻灯片
从理论上说,低碳生酮饮食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状况,而胰岛素抵抗状况会增加内脏脂肪的量,后者增加癌症的风险。
实际上,癌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获得能量,低碳生酮饮食至少可以减少癌细胞从葡萄糖获得能量,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关于低碳生酮饮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7个方面:抑制糖酵解、降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应答抑制、调节MTOR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增加肿瘤细胞氧化应激和调节线粒体功能。

李枫主任演讲幻灯片
肿瘤细胞最喜欢葡萄糖,其次是氨基酸,再其次是脂肪酸,最后才是酮体。
相关研究进展
在临床前研究(试验对象通常以动物为主)中,生酮饮食已经表现在多种癌症中表现已出抗肿瘤作用。
但也应注意到,对一部分肿瘤的控制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李枫主任演讲幻灯片
从临床应用(试验对象为人类)来看,李枫主任告诉我们,近年来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病例研究报告,显示出生酮饮食抗肿瘤的各种益处。
其中,生酮饮食被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脑胶质母细胞瘤,不仅国外有大量相关研究,在中国也被列入临床治疗指南。
此外,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种类的癌症中,生酮饮食的治疗效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
至少对晚期癌症来说,低碳生酮饮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专家的共识。不少研究已经表明,低碳生酮饮食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恶液质,并延缓肌肉萎缩,这些都曾是棘手的难题。
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一试的方案,至少它不会给病人带来多大的危害,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是肯定的。
04
低碳生酮饮食与维生素C结合,治疗癌症效果更好

这位患者患有肝癌,在2018年就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之后出现了肺转移,3~4年前,这位患者找到李枫主任。
李枫主任当时就建议他使用生酮饮食,并配合轻断食和大剂量维生素C。
使用这种方法以后,尽管从CT片上看,患者肺部的转移病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甲胎蛋白(肝癌的关键标记物)持续下降,生化指标显示出极为有益的变化趋势。
最初,他的甲胎蛋白高达100多。低碳生酮饮食以后,截止2022年10月底,他的甲胎蛋白已经降到20多,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也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样的效果十分难得,李枫主任总结道,低碳生酮饮食+大剂量维生素C这样的治疗方案值得癌症患者尝试。尤其是已经被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朋友。
最后的话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癌症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对之能做的并不多。
今天李枫主任的演讲告诉我们,当我们选择低碳水、适度蛋白质、高优质脂肪的饮食模式时,癌细胞就缺少了能量来源,难以扩张和增殖。
癌症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难题,人类注定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最终攻克。
但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关爱好我们的线粒体,尽量不给病魔留下可乘之机!
-版权声明-文章中部分图片、数据等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