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异国特色中自我救赎——《项塔兰》
今天聊聊美剧《项塔兰》。
片名Shantaram (2022)。
《项塔兰》改编自格里高利·大卫·罗伯茨2003年的同名畅销自传小说。
格里高利·大卫·罗伯茨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学生时代就是个激进分子,活跃于各种反战、反法西斯、反政府组织,深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他凭借过人天赋,成为大学中最年轻的哲学和文学讲师。但在25岁时,他的人生急转之下,婚姻破裂,失去妻子,也失去了5岁爱女的监护权。他由此沉迷毒品,为了毒资他开始抢银行。被捕后,他因24次抢劫被判19年徒刑。服刑两年半后,他光天化日之下越狱成功,并流亡印度。
在印度孟买,他成为贫民窟里的第一个白人,他开始深入异国社会,熟悉街头规则,加入黑帮,卷入阿富汗战争,历经磨难完成最终觉醒。
流亡十年后,他决定自首。服下剩余的刑期后,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就是这部《项塔兰》。
“项塔兰”(Shantaram)是印度贫民给林(Lin),也被称为林巴巴(Linbaba)起的印度名字,意思是“上帝和平之人”。
最初,华纳兄弟公司准备将这部小说开发成一部电影,约翰尼·德普与彼得·威尔一同出演,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还有考虑过罗素·克劳、乔尔·埃哲顿出演主角。
较为令人惋惜的是,《项塔兰》推出后反响平平,没有获得预期效果,Apple+ 取消续订,不再推出第二季。
原著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因此人物的行动只能通过林的视角来了解。电视剧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此外剧版还进行了相当部分的改编。比如在第一集中,林和普拉布听到隔壁女人呼救,她的男友因吸毒过量而死。其实在书中,林救下了他。
电视剧的丽莎实际上是书中两个角色的合并。原著小说里被莫里齐奥和莫代纳出售的不是丽莎,而是一个名叫乌拉的角色。
林并不总是配得上这个“上帝和平之人”称呼。
在每一集的闪回镜头中,观众都可以看到有关林的更多行径,包括他犯下的错和他的弥补行为。林在很多事情上纠缠不清,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弥补。整个故事就是他的个人忏悔录,他要向自己和别人证明,他已经改正了。
他在萨加尔·瓦达贫民窟找到了归属感,在霍乱爆发和赤贫环境中进行着修行,在油漆斑驳的印度汽车和腐败贪婪的孟买警察环绕下,找到了归属感。他决定听从新朋友兼向导普拉布的意见,在这里从赤脚医生做起。
林渴望重新开始,但他的旧技能还是让他在贫民窟变成最靓的仔。
林遇到了阿富汗黑帮大佬阿卜杜勒·哈德尔·汗,阿卜杜勒认定林是个可用之才,将其培养成心腹。
林还遇到美国毒虫妓女丽莎,神秘的瑞士裔美国移民卡拉。
林需要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里实现微妙的平衡,但这需要他付出并不轻松的代价。
《项塔兰》从纸面上,很像是一个简单直白的电视剧,符合惊悚和犯罪题材爱好者的惯性。
剧集起先把重点放在营造孟买沉闷甚至华丽的犯罪环境上,殴打、逃亡、贩毒、盗窃、淫窝、伪造证件,这些都属于最经典的犯罪情节。
但故事显然想往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将观众引到更深的维度。林可以尝试过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简单的逃离监狱悲剧,但很快这就变成了一场救赎之旅。
《项塔兰》有大量人物和支线情节,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阴谋诡计。
剧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描写配角,尽可能地还原原著超过1000页的小说内容。
故事在前几集缓缓铺垫,直到最后三集时才集中发力,所有线索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高潮。
查理·汉纳姆在这里继续扮演一个迷失的男人,他可以照顾好自己衣食无忧,但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他想做一番好事,却永远无法摆脱内心的罪恶感。
他试图用不断地做好事来平衡内心,但直到本季结束,他才意识到,他的所有无私利他行为和劳苦大众对他的认可,还是有不小的一部分是源于自己的自私。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偿债,然后离开。
它本应该是一部充满精神内涵的犯罪剧,具有人性厚度,不同于市面上的常规犯罪剧,非典型的“白人救世主”故事,但最终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剧中有过多的主角旁白,林在画面之外不断进行一系列并不重要的指导性评论。
这种强行喂食观众的做法,表现出创作者对这部剧的缺乏信心。
这部剧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另一个主要原因估计是前面大部分时间把节奏拖得太慢。
原著小说巧妙融合了人性悲剧和迷人的异国情调。
剧集内容则过分迷恋印度的异域风情,加入了大量支线情节。原本并不复杂的自我救赎之路,被硬生生地拉长到了大半天的时间。
就像林很快迷失在孟买的新奇地界一样,这部剧也在追求异国特色上花费了太多精力。
或许这部电视剧拍成紧凑一些的电影,效果会好很多……
改编畅销原著未达预期,
可惜精彩故事反响平平。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