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支教心得(二)

2020-01-20 23:54 作者:小叶浅浅  | 我要投稿

三、不舍和感动

        在未得知支教具体的结束日期时,我总以为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但知道具体的离开时间时,我马上体会到了别离的味道,也倍加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临近分离,孩子们尽管不知道,但似乎也在空气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们更加懂事,也更加努力。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一种不舍的情绪在我胸中蔓延。甚至在课上,我多次看到孩子们隐忍的泪水;我也曾悄悄背过身去,擦掉眼角的泪花。

       在元旦晚会上,孩子们为我演唱了歌曲《再见》,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出最朴实的话:“我们要把这首歌送给两位支教老师,虽然我们可能唱的不好,但这是我们最真实的感受,谢谢两位老师带给我们的一切”。作为主持人的我虽然知道节目单,但却不知道这首歌是为我们而唱。在控制室内的我,看着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起,一边唱一边抹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待发现时,泪水早已决堤。在那一刻,我发现无论我和学生在一起的氛围是喜是悲,亦或是对他们怒其不争,在这一瞬都转化为了不舍和感动,一起迸发了出来。这是支教时光最为真实的情感,不掺杂任何杂质。

        令我感动的不仅仅是这次合唱,还有无数个令我动容的瞬间。在此仅仅提两件略表情感。一是在元旦假期前一天的课上,每个人都提前写好了纸条,大大小小的字条塞满了整个盒子。那晚我一个个拆开来看,孩子们的字条或有祝福,或有玩笑。起初看到那些话语我是笑着的,但看到孩子笔尖流淌的那依依不舍得的情感,心中又开始酸涩。其中一个男生写道:“老师,我不知道支教结束后你会不会再来看我们,如果你能来就一定要来,如果不能来,请不要骗我们,我们也理解你的忙碌,但是我们不想在一次次希望中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写这个纸条的男孩子在我离开的前一天,哭的最凶。他说,我对于他,就像是亲姐姐一般,带给他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情感的关怀和成长的道理。原本他的家人想让他初中读完就去学技术然后打工的,因为我的反复叮咛,他坚定了读书的信念。这张纸条我保存的最完好,它时刻提醒我,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是多么大的依靠,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其他纸条也让我无数次潸然泪下,唯有这张,最为动容。元旦假期过后,我许下了一定会回去看他们的承诺,那时,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期待的眼睛。

        另外一事,那便是临走时,每一个班为我举办的送别会。四个班竭尽所能,为我唱《送别》,一遍又一遍。四个班,四节课,我的泪水没有断过。他们于我,不仅仅是离别的愁绪,更是在这群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我青春的影子。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上,写满了临别赠言:愿老师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灯,下雨有伞;祝老师学业有成;老师一路顺风……甚至有一个学生偷偷告诉我说,老师,如果将来工作了,不要因为我们而回来,你值得更好的发展前途,我们这里会阻挡你的进步。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我竟不知如何回复这个如此懂事的孩子,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说有了时间就会回来看他们,内心却是非常愧疚,平时我并没有对他有很大的关注,他此时的话,显得我是多么渺小。

        真正的离别是在学生期末考试的早晨,学生们还在睡梦中,我们便乘车离开了。我们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我们的气息终将会慢慢消散。当车驶出校园,奔向宽阔的马路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学校以后将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师生之间,或许再也不会相见。他们的人生可能会因为我而有了转折,但我们之间不负相遇。对于这段时光,我因为与他们相遇而感到幸运,更不后悔与孩子们的相识,并感恩于他们教会了我成长。

         至今我和这群学生仍保有联系,在QQ和微信上,诉说着他们的成长和变化。到现在仍有学生坚持每周写信给我,在那方小小的纸片上,我感受到了身为一个教师的幸福感。

      支教的心路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教学经验也在不断增长,从一个只拥有理论知识的“菜鸟”到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会经历许多。这一切唯有经历,才能明了。对于整个支教的体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心态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在支教期间,心态一定要摆正。并不能因为自己是支教生而有优越感。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遵从支教学校的安排,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尤为重要。支教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为将来的工作打基础。教师职业是一份良心工作,这里面承担的不仅有传道、授业、解惑,更有无数巨大的责任。支教生活自然比不上大学里象牙塔式的生活,支教不是享乐,而是承担。在这中间,心态一定要转变好,否则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同时,我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约束自己,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和领导下发的为一项任务。

二、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方面,一开始我总是担心无法与学生交流,害怕与他们之间有代沟,但是后来我逐渐明白,要俯下身子和学生做朋友,在课堂上自然需要树立一个严格的形象以保证课堂秩序的正常进行,在课下就要关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他们做朋友,融入他们的生活。在我支教的学校,冬天十分寒冷,很多学生手上经常有冻疮。我便时常提醒他们注意保暖,涂抹防冻伤的药膏,学生们便体会到了我关心的不仅只有学习,还有他们的生活。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带给学生们的不能仅仅是知识,更要有人生层次,并要想方设法开阔他们的眼界,这才是支教真正的内涵。知识的充足固然重要,心灵的充实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助力他们成长。

        在开展教学工作伊始,我预先去各班班主任那里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哪些学生基础较薄弱需要及时巩固,哪些学生平时不太注意课堂纪律需要严格要求,哪些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分外注意等等一系列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在对待学生方面,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并且及时追踪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干预,保证他们在成长中保持正轨。由于我支教的学校是一个中学,大多数学生处在青春期。对于这段敏感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方面,都宜采用“疏”而并非“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未来,确保他们快乐度过这段生理、心理的转折期。

三、教学过程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认真备好备一堂课才是最为关键的,课时规划、重难点分配需要认真分析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联系实际。在大学教法课上学习的教学方法虽然新颖,但却不一定适合各个地区的学生。一味地追求创新很可能适得其反。

        在实际支教过程中,很多人会面临所教学科不是自己本专业的现象,这使得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但众多教学方法在许多科目中是相通的。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同样适用于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提问,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通过提问青蛙与鱼的异同点可以使学生掌握两栖动物的概念,由于学生对这两种生物都非常熟悉,很轻松地便可以获得新知识。

        自然,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多听老教师的课,虚心接受指导老师或学生的建议也同等重要。指导教师会指出课堂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正意见;学生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吸收者,他们的反馈信息往往更真实有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才能保证学生进步。我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进修培训的机会,抓住一切时机促进自己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保证他们不掉队;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则要放宽要求,他们再微小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不断取得进步。下课后还要注意及时反思,回顾课堂中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四、生活方面

        生活上,支教学校做了很大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因为交通不便,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电动车方便我们出行。又担心我们饮食不习惯,还为我们配齐了做饭的工具。在我们每个支教生的生日那天,还买来蛋糕为我们庆祝生日。在这个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领导和老师们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在教学和生活中给予我们关怀,及时消除我们的顾虑。所以总的来说,支教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我所支教的环境相比其他支教生来说,已经足够优秀。我最开始的担心也烟消云散,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实现我的教育理想。

五、课外活动

        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课余活动并不是特别丰富,精神生活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我和其他几位支教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在课余时间积极与学生互动,使得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努力不是白费的,学生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啦啦操县三等奖、演讲比赛县二等奖、篮球赛第六名,成绩虽然并不突出,但是学生们在这当中体会到的快乐在课本上是学习不到的。

        如今,支教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教育工作的结束,支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而且最有效果的一次实习活动,它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支教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学会了许多课本之外的教学方法。都说实践出真知,在深入到支教环境中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支教的真正的意义。这不仅是让我们迅速成熟,完成角色转变、为未来工作做好铺垫的最好方法,而且也是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与现代接轨,促使他们成长的最有效的手段。

        支教于我,是一种成长。唯有经历,才能明了。顾虑和崩溃只是最初的情感,融入进这里时,我不禁感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感谢支教,它赋予我神圣的使命,教会了成长。


支教心得(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