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格尼西亚共和国铁路简史-第五期

2020-01-20 23:47 作者:东亭菌  | 我要投稿


打卡计划:5/15

大家好!这里是东亭菌!这个铁路简史是我参加B站的专栏打卡活动的投稿作品,我将会每天更新一期。 如果你对我的S城体系不了解,可以从第一期看起(CV4364428)。

上一期讲完了SY家,这一期我们开始讲RainyFlyer,也叫“雨亭特急”。

在讲RainyFlyer之前,我先要科普一下S城体系里最重要的山脉:雨岭山脉(Rainy Ridge)。这座山脉位于沃特威省思博市和智茹市北部,全长约150km,最高峰位于思博市文苑区和智茹市晴苑区交界处,高1168米。这座山脉拦截了从沃特威河口和松丘海岸吹过来的水汽,这两个方向的水汽,让雨岭成为了全国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不然这座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在智茹市石家河区雨岭镇,年降雨量高达2100毫米,年雨日超过200天。

就在这么一条降雨量极大的山脉上,有一条铁路,在思博市木里区从沃特威本线分出,经过石家河区,雨岭镇,穿过雨岭隧道,在隧道的另一端的晴苑区接入京沙线。这条线路是思博去往赤金以及西北方向的重要通道。这条关键线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有全国最大的坡度,在雨岭西关站到雨岭隧道口之间的这一段路,坡度高达千分之33。之所以有这个坡度,是因为当年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隧道修筑工艺还不够发达。为了减少雨岭隧道的埋深,以及在隧道中间修筑两处通风口,当年的铁路公司(Rainy Ridge Riverfront Railway Routes, 5R)在雨岭西关和雨岭隧道之间修建了这段坡度高达33‰的轨道。这个坡度在蒸汽时代给铁路公司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在1905年这条铁路刚修好的时候,单节蒸汽机车完全没办法把铁路推上这个大坡。上坡的时候必须要补机,下雨天甚至还要两个补机。(其实石家河到雨岭之间也有千分之十几的坡,当年下雨天的时候单机拉到石家河,加一个补机,开到雨岭,再加一个补机,三机上Rainy Ridge)直到1935年,理查德帝国的RREL研发出了大功率2-8-2型蒸汽机车,这样晴天的时候客车就可以单机上坡了。从1935年开始,直到洛格尼西亚独立战争开始,4R总共从RREL进口了122-8-2型蒸汽机车,一直运用到70年代。这就是第一代RainyFlyer

第一代RainyFlyer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明天会讲第二代RainyFlyer。

洛格尼西亚共和国铁路简史-第五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