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踪荧屏 | 莫将“束脩”写作“束修”

2022-05-31 13:22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朱永丽


电影《决胜时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为筹备政协会议,毛主席请了一些社会贤达进行商讨,临别前亲自送到门外。工作人员对主席如此热情很是不解,毛泽东解释道:“建立新中国,一定要跟他们交朋友,多听听人家的指点和意见。古时候啊,拜老师那是要交束修(学费)的,起码两条干肉啊!”(同步字幕显示)字幕上的“束修”应改为“束脩”,台词也有错误,“两条干肉”应改为“十条干肉”。

“束”可作量词,表示十个器物。“脩”是形声字,从肉攸声,指干肉。束脩,即十条干肉,在古代常作为送人的礼物。《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主动送上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邢昺疏:“束脩,礼之薄者。”十条干肉只是薄礼,但在孔子看来已经够作敬师的礼物了。“束脩”因此表示入学敬师的礼物,后引申为学生给老师的酬金。

修,有修饰、维修等义。古时“修”“脩”互通。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将“脩”视作“修”的异体字废除。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脩”字恢复使用,义指干肉;而用于其他意义时,仍是“修”的异体字。将“束脩”写作“束修”不符合规范。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3期《追踪荧屏》栏目。《追踪荧屏》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扫二维码购买

《咬文嚼字》2020年第3期电子版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欢迎关注

咬文嚼字公众号


欢迎下载

咬文嚼字App





追踪荧屏 | 莫将“束脩”写作“束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