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化犁庭斩杀女真人的大致数目,以北京保卫战和平壤之战为对比对象,驳斥小丑关毛
这里拿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对比,北京保卫战知道不?《英宗实录》里记载的北京保卫战前后整个阶段,一直到也先整合的蒙古高原势力退出长城后,镇守大同的郭登抓到两个蒙古方面俘虏,俘虏交代,也先方面自己统计的是九万多部队,损失万余人。

当时退出居庸关的时候,也先是五万多人,再加上因为战败而没有一起的,估计当时有七万人还活着,那么明朝方面各个部队给予蒙古的杀伤是两万左右:
《明实录》记载,在也先退却的同日,即十月十五日,居庸关遭到了鞑靼之未入关者(即阿剌知院)三万余人的攻打。如前面所说,撤军的也先同样加入了攻打居庸关的战团。史料记载“十五日,虏去。伯颜帖木儿奉上皇出紫荆,也先出居庸攻关共五万余人”。
问题来了,《英宗实录》里面除了杨洪那边有明确的数百个斩首记载,像石亨部队记载的都是“个个奋勇当先之类”“石亨独杀数十人”,这些连正儿八经的斩首都不算,即便算上了,当时明面上的斩首数据加在一起都没有一千,但是也先内部统计却阵亡万余人,与后边我们根据他退出长城时的还有七万左右部队从而推断杀蒙古两万左右数据差不多。所以按照某些人思维,是不是也先那边还有一万多人是自己人间蒸发了?
这样我们来对比成化年间镇压女真,斩首九百多,按照北京保卫战斩首斩杀比,理论上是杀两万多女真人。但是下面有几个因素必须考虑:第一,蒙古战斗力比女真高。第二,女真当时不像蒙古一样主动进攻从而遭到明军多方面包夹打击,女真可以往东边,注意,海西女真那边不能去,因为海西女真羁縻卫所当时被朱见深拉过去警告了不允许收留,所以建州女真无法大规模到海西,最多只有一小部分人。第三,明军当时调集了四万九作战部队,但是留下了一万多人作为镇守后方防止蒙古骚扰,也就是说前去镇压的是三万三左右。综合上述三点,第一点是让明军斩首条件变好,后两点是让明军斩首条件变差,尤其是第二点的向东逃窜。所以明军从理论上照搬北京保卫战推出成化犁庭的两万多需要缩水,而且是一大半要。同时我们在找个例子,李如松平壤之战,在包围日本的情况下,斩首一千二,杀一万二,与日本方面记载也是差不多。包围战斩首杀敌比是1比10,那正常有逃窜机会的,就达不到1比10了,但是由于女真此时战斗力过于拉垮,所以对于斩首杀敌比有提高,所以我估算在有逃窜条件下的斩首杀敌比差不了多少,我估算的是1比9。这个比例,结合我前面说的两万多缩水一大半,就是一万左右,而成化犁庭中斩首九百多,用1比9代入就是八千左右,与一万差不了多少,所以八千到一万是可以接受的,数据会有出入,但是肯定不大,除非有些魔怔的人认为此时的女真战斗力比蒙古强。而且此时三卫各部落人数按道理也就三万左右吧,这样成化犁庭差不多消灭了三卫1/4到1/3的人。可以算是一场很成功的军事行动了,但是最大的意义还不是在这里,《宪宗实录》里记载,一直到成化二十年,建州卫都督(信任)依旧在上书朱见深恳请释放被朱见深发配到福建等地的建州左卫都督等人:
○建州卫都督完者秃等累上书言建州左卫都督董重羊忠顺效劳实无反叛情罪谪戍福建乞宥之还兵部言成化十一年春重羊之妻伯吉尝入关愿乞其夫同居内地及建州头目人等累以为请情辞恳至但一时招诱发遣者七十余众非止重羊一人兼累有旨不允今完者秃复以为言取旨裁处诏不允取回己丑清明节遣驸马都尉杨伟游泰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没错,宗主权形象再次被树立才是成化时期多次镇压女真的目的,从实录来看,从这里往后,一直到嘉靖末年,建州女真才再次开始不安分。朝鲜《李朝实录》方面也记载了当时朝鲜国王希望朱厚熜学习朱见深再次对东土的夷人进行打击,可惜嘉靖朝不是成化朝,国力远不及成化朝了。
结论:斩首不等同于斩敌数目,戚继光在《世宗实录》里面的奏疏就提到烧死的和溺死的数量,与斩首是分开的。另外,成化三年的犁庭扫穴是打击的建州女真整个部,成化十五年的打击的应该是建州女真中和董山关系好的伏当加部。明军对于女真的打击目标每次都是明确的,比对待蒙古方面好多了。无知的小丑关毛拿个管理财政的户科给事中资料来臆想前线战事,还拿着明目张胆修改《宪宗实录》奏疏的《明史纪事本末》等书籍来撒泼打滚,哗众取宠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