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播本“学霸”宿舍来了!三人保研!一人北京电台工作!

2019-06-29 15:1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 我要投稿

在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有这样一个“学霸”宿舍

(宿舍四人 入学时 vs 毕业时)

其中三人保研,一人被北京广播电台录用

包揽了学校里的大小奖项

国家奖学金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中国传媒大学校三好学生

中国高校电视奖主持人类一等奖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播音主持基本功大赛”新闻播报环节第一名

他们身上还有这样的头衔

⬇️⬇️⬇️

广播台执行台长

官微中文音频部部员

国家二级运动员

小提琴专业十级

春节联欢晚会彩排阶段主持人

院学生会学宣部副部长

青年志愿者协会团部长

.........


或许“挑灯夜战”是你脑海中对学霸宿舍的初始印象???


传传却想将这个宿舍定义为:

“会玩会学”、“难以复制”的全能型宿舍

宿舍部分证书

感受到深深的暴击没有?!

让我们先来认识下如此特别宿舍里的四位播本小哥哥吧~

宿舍档案

地点:梆子井学生公寓3号楼3316室

 


一号人物 李元豪(外号:豪哥)

专业: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

校园经历: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执行台长,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文音频部部员所获荣誉:2018 年获得 “十佳杰出团员”荣誉称号,2018年7月获得“2018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播音主持基本功大赛”新闻播报环节第一名,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北京市2019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浩沙杯)50米蝶泳项目男子乙组第三名。
实践经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实习,中国教育电视台“青春之歌”跨年晚会主持人

(悄悄告诉你,之前传传有出过李元豪的专访哦~👉 李元豪专访|晋级卡get ~ 播本小超人未来可期!)

 


二号人物 董星辰(外号:老董) 


专业: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2016级新闻学辅修双学位

校园经历: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院学生会学宣部副部长
所获荣誉:连续两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出版学术论文单项奖;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毕业生,连续四年中国传媒大学校三好学生;荣获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校五四优秀共青团员表彰,院学生会优秀部长。在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小提琴专业十级。
实践经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资讯》实习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实习编辑,凤凰卫视环球新闻中心实习助理,2018、2019年央视希望之星英语风采盛典北京地区终评双语主持人,立项主持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音频自媒体的有效传播研究》并获优秀结项。



三号人物 焦军毅(外号:焦焦)


专业: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辅修双学位

校园经历:进入北京广播电台工作,中国传媒大学团委实践部委员,中国传媒大学记者节晚会担任财务制片,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每日要闻》节目组新闻记者,2017年中传学生记者节晚会主持人,校电视台《中传新闻》节目主播。荣誉奖励:第八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主持人类一等奖,北京高校“颂吟经典 品味书香”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中国传媒大学文体竞赛单项奖。
实践经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实习编辑、嘉宾主持,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彩排阶段主持人,201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钻石球场中文播报员。



四号人物 秦铭哲(外号:秦老师)

专业: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2016级新闻学辅修双学位

校园经历: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口语传播实务方向),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团部长,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艺部部员
荣誉奖励: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校三好生、优秀志愿者
实践经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编辑实习生,小红书 App《小红报》策划主持,2018年在奥美广告公司做广告创意,2019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工作。


看到这样的履历,是不是也和传传一样涌起了深深的崇拜之情?可是通过和四位帅气的小哥哥的交流,传传开始对“学霸”这个定义有了新的认识,今天就和传传一起来看看这个非同一般的播音“学霸宿舍”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吧。


李元豪:没有梦想的游泳特长生不是好的广播员

在之前的专访中,大家可能已经了解到,李元豪的经历可谓是“从人生岔路走来”游泳特长生摇身一变,变成了播音特长生。

对他来说,投身传媒可以说是一个巧合。由于高中是一名“业余游泳运动员”,因此他一直以为会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上大学。但令李元豪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一天,自己会凭借在学校主持活动时摸索出来的“野路子”,考入中传,并从此与播本结缘。

李元豪说,刚上大一时自己并不是很融入,虽然一直拥有成为“体育解说员”的梦想,但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的目标总是不太明确。迷茫可谓贯穿了他整个大一。虽然迷茫,可是以“努力”“坚毅”为标签的李元豪并没有止步不前或是放弃。他坚信,只要努力,没有事情是办不到的。

正是他永不言弃的精神,使得李元豪在匆匆而过的大一中,在全班102名同学中,取得了综合测评总排名第四的成绩,这使他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是具备的。

一直怀抱梦想、重拾自信的他开始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进入广播台,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李元豪积极抓住每一个可提升自己的机会,获取经历,丰富自己。他说:“我相信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增加我的厚度,让我在未来步入社会后可以进行主动选择,而不是被社会选择。

 


董星辰:目标清晰、思维辨证的时间掌控者

和李元豪一样,董星辰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来到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因为在这里的四年发生了变化。

董星辰一直是个时间分配严谨合理且目标明确的人,他总是很清楚自己的方向所在。他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时间是单向流逝不可挽回的,所以我要对得起时间,把时间花在值得花的地方。”找准目标,设定方案,然后开始执行。查理·芒格说:“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以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的完成你的任务。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这是董星辰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早早确立了保研目标的董星辰,也早早为此奋斗。他在不同阶段为自己设立了一个个小目标,在挨个实现后发现并不太困难,这更坚定了他保研的信心。学习之余,董星辰还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占据他生活很大成分的健身,比如自小热爱的小提琴和音乐。当然,辩论更是他兴趣爱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刚入学时,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社团组织,董星辰在经过细致的思考和抉择,选择加入学院辩论队,并连续三年参加讨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辩与论公开课》,分别研究学习了土地确权、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议题,于云南红河、河北崇礼多次实地调研,并参与舞台展示。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给予了他更为宏观的视野和格局。辩论带给他不同的看待事情的思维模式,他也在辩证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中增长见识,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董星辰前往张家口崇礼区石窑子乡调研精准扶贫

“丰富的大学生活不应该仅仅由学习与工作组成,还有课余时间的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这都是我们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发挥自我价值、找寻自我意义的重要途径。”

 



秦铭哲:自由洒脱的“秦老师”

秦铭哲是支教保研,这得益于他在青年志愿者协会三年的志愿服务经历。

刚进入大一,秦铭哲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他说自己在青协做志愿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极大。青协的志愿活动非常多,也正是由于这些志愿活动,秦铭哲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养成了服务心理,这也为他后来的支教保研奠定了基础。

“我喜欢做志愿这件事,喜欢听孩子们喊自己‘秦老师’,我很享受教课的过程。”秦铭哲说道。

与始终怀揣梦想的李元豪和目标明确的董星辰不同,秦铭哲大学期间更多将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他的实习经历非常丰富,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广东广播中心、广东电视中心、增城电视台等单位做编辑、主播,也做过自己的节目。他坦言自己喜欢有创新性的工作,偏向于新媒体行业,因此在专业方面,他认为自己的未来不会是只坐在主播台前,会走出去,先有沉淀,再回到镜头前。

秦铭哲认为,应该享受青春。在他的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朋友。他注重社交,用心和每一个朋友相处。

 


焦军毅:北广不是终点——在迷茫中坚持自我

谈到为什么选择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焦军毅说,这是高二才做下的决定。焦军毅很早就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很重要,所以想要去好一点的大学,在了解各个专业的过程中,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在很多潜质都很符合播音的专业要求,同时自己又很向往播音专业(不管是学习还是毕业后工作的状态),因此决定走艺考这条路,赌一把。

但是因为起步晚,加上自己对于能否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亲人、朋友几乎没有人支持他。身边人越不看好,焦军毅就偏要试一试。他不顾别人的看法,想着“我要完成我的目标,我就要考中传来证明自己”,在准备艺考期间一直埋头努力苦下功夫。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他如愿以偿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焦军毅说,经过不断的专业实践,他对专业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大学期间,焦军毅接触了不少专业实践,在校广播台和电视台从记者做到主持人,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项专业相关的活动,主持、朗诵等等,在中国交通广播、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实习。也进行过多次主动尝试,为之付出努力,逐渐积累的经验使得他直接就业的心理更加明确。

焦军毅在大学期间也经历了迷茫期,不一样的是,他是突然丧失目标后的迷茫,是找不到准确定位的迷茫。大四时,尽管宿舍其他三人都已确定保研尘埃落定,焦军毅仍然没有放弃。通过不断的实践,喜欢出镜的焦军毅接触到了广播,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发现了自己新的兴趣点,他喜欢这种前期策划与后期制作都可以自己掌握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拿到北京广播电台的offer。


“学霸宿舍”只是标签!干就完事了!

宿舍四人,三人保研,一人进入北京广播电台工作,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宿舍了。

四人不仅专业课成绩均名列前茅,且其中三人都辅修了双学位。

在问起如何在玩与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时,他们默契地笑了。他们说:“这可能是播音专业的专业特殊性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作业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很有趣的,他们通常会选择一起拍摄作业,而在面对镜头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刻。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四人分别“成功”的因素:


👉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的董星辰胜在起步早,刚上大一便定下了保研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保研至本校的李元豪胜在勤恳踏实,“努力”“坚毅”是他的标签,一直怀有梦想,从来没有放弃。


👉通过支教保研至本校的秦铭哲胜在热爱,他热爱志愿活动,全身心为之付出,最终有所回报。


👉进入北京广播电台工作的焦军毅胜在找到兴趣所在,迷茫过却未曾放弃,失败过却仍然尝试,最终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学霸宿舍是如何养成的,传传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四位“学霸”交流后,总结出了关键词:自控力、执行力、效率。


只要有作业、任务,虽说时间是灵活的,但四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先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完成作业、任务后再去玩。他们说,必须要在时间最少的情况下把性价比提到最高。这一点,或许就在无形中拉开了与其他宿舍的差距,使这四人脱颖而出,成为学霸宿舍。

 


无法“复制”的独特宿舍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宿舍或许只是一个行使住宿功能的地方,人们会习惯性地回到宿舍,却并没有归属感。而对于这四位同学来说,宿舍就是家一样的地方。它不仅提供了栖息场所,还使他们产生像家一样的归属感。

这个宿舍整体是正向的,积极的,同时也是温馨的。宿舍四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里就像一个港湾,累了就回来歇一歇。

当然,同所有宿舍一样,这间独特的宿舍成员之间也难免会有矛盾,但四人特有的高效率、强执行力,使得矛盾发生后,大家会立刻积极沟通,很快解决。

“其实我们宿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其他宿舍不太一样。我们四个人,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互相激励又互不影响,我们把宿舍当成家,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

正如萨尔所说:“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其实,我们都不奢求能获得思想上的同谋,但是我们一定曾经在找寻信仰的路上一同前行过,一同认真、勤勉地体味过生活,大胆、热烈追求过自己的心中梦想❤️。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后,传传准备了……

一堆彩蛋!


传传:你们这个学霸宿舍……(打断)

答:别的呀,学霸俩字儿,担不起(自行脑补东北腔)

传传:??担不起?Are you kidding me?


传传:讲讲你的保研的过程吧!(眼巴巴)

答:大一综测排名出来一看自己有希望,那有希望为什么不试试呢?那就试试呗。然后就保上了。

传传:??试试就保上了?Are you kidding me?


传传:你们平常都有什么爱好呀?

豪哥:游泳。

星辰:健身、辩论。

秦老师:支教。

焦焦:骑摩托。

传传:骑摩托……?Are you kidding me?


传传:你们宿舍平时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异口同声:相敬如宾!

传传:??Are you kidding me?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部分图片由李元豪、焦军毅、董星辰、秦铭哲本人提供

  记者  |  杨璇羽 · 邰苏美雅

  编辑  |  杨璇羽 · 邰苏美雅

  摄影  |  周柯利

  责编  |  刘   帆

中传播本“学霸”宿舍来了!三人保研!一人北京电台工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