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我们只学一种知识(语言)会怎样?

2022-11-14 19:48 作者:教你学好英语的可可喵  | 我要投稿


来自学生的提问


可可回答如下:

其实我并不认为大家都说一种语言是一个好的事情。《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故事中人们建造的塔--巴别塔。根据篇章记载,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这个故事误导的地方在于:如果人们说同一种语言,就因为效率高可以干出“大事”。

如果人类真的只有一种知识或者语言,将意味着很多的创新只能是“局部创新”,而没有“颠覆性的创新。”类似于,大家只是用诺基亚去打摩托罗拉,而没有苹果;只是用联通对付移动,而不是微信消息省掉了所有的话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是“它山。”

任何一种语言,其实是不同的思维和交流方式,比如:汉语是非常“重情不重理”的,逻辑混乱不要紧,情绪上来就好了,这和中国地理版图千年封闭空间有关,也带来华夏民族“做人”的讲究,这个语言缔造了高超的“为人处世”技巧。但是英文是建立在商业交流和军事进攻殖民基础上传播的语言,就是典型的“重理没啥真情”,逻辑一断,英文基本完蛋。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周有个考140 的小朋友跟我纠结“这个文章我没有看不懂的句子,为啥就是不能做题全对”,一查问题,这孩子的确是每句话的翻译都没有问题,就是上句话和下句话没逻辑连接,所以推断题就错了,额。。。英语,不联系上下文逻辑,能确保每次全对,那才有鬼呢?

如果我们只有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交流方式,人类可能就危险了。类似于,美国有一种大豆被病毒搞得很狼狈,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太平洋对面的中国某种大豆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这种突变正好可以很好去防止病毒,美国引进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突变”,不就是另一种可能性吗?当所有的事情只有一种可能性的时候,它其实是极其脆弱以及抗风险能力很差的。我们允许其他可能性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给自己找一个“目前认知能力下”想不到的退路而已。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无限可能性,社会科学其实也应该这样,语言学也一样。


如果我们只学一种知识(语言)会怎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