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动物们》/随笔
姐姐最近搬出去独居,带走了家里养了六年多的两只巴西龟还买了俩小鸡崽,我擅自决定叫它们小粉和小绿。
“ 年轻真的好啊!”这两只小鸡崽在我眼里看起来就像是两个叽叽喳喳的小孩子一样,小粉有点内向在我颤颤巍巍的抚摸它时温顺的不知道反抗;小绿就不一样,它不怕生,可我小心翼翼的抓住它时即使抱的很高,它都能挣脱跑掉,纸箱子都管不住它。
我的姐姐和家长一样,从小喜欢养小动物,可我似乎对这些只有三分钟热度。
在我刚出生没多久曾在外婆家待过一段时间,由于是乡下,养猫、养狗、养猪、骡子和马什么的都会有见过。但在动物中唯独害怕狗。从小不喜欢靠近狗,因为小学时曾被咬的差点进医院,腿也被蹧的青一道紫一道,时至今日无论是大狗还是小狗都避而远之,狗叫都会退避三舍,可是猫似乎是一个例外。
由于小时候家里的人和亲戚家里都会养猫,在外婆家里那时似乎狗很少进里屋,所以房内基本都是猫的“天下”。我自认为自己很喜欢猫,因为即使被它咬手划烂胳膊,我小时候都不太介意,无非自己生气一会,接着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粘了过来。不过据姐姐回忆那个有些“喜怒无常”的我有一次真的生气了,用橘子皮丢过猫,即使它其实也是想主动接近我。可是我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在初中的时候我还曾趴在沙发上看着猫睡觉,结果自己看着看着就又睡着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大概是和猫面对着面趴着。那时那只猫大概是狸花猫也许是三花猫,总之那只是目前家里最后养的一只猫了,后来年纪大了,自己跑走了。
奶奶说它失踪了,可是直至今日我觉得它是去“赴死”,因为在小学时我的一位喜欢养猫的朋友指着一只草坪深处一只猫的尸体告诉我:“当猫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会离开自己的主人,一个人在隐匿的地方等死”。我那时由于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那个地方,就这样看着一天天它的尸体与土壤化为一体。
我的姐姐很喜欢小动物,我第一次下定决心养蚕还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事情,她知道我只是因为妈妈想让我养,而我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蚕,所以她很不情愿的将卵分给我养,还嘱咐着我要好好照顾它们,而我第一天看过后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接下来其实都是奶奶和妈妈帮忙养,到最后又成了姐姐养,我唯一一次去看还是有一次它们结成五颜六色的茧的时候,后来我连它们怎么被家里人处理都不知道了,也许是扔到垃圾堆里了。
外婆家的村里以前有一个老爷爷,他每次出门都会让一只骡子拉着架子车,那只灰色的骡子又高又大,每次它出现村里的小孩都会追在后面,路过外婆家门口时我也会多看上几眼,不过我似乎比那些小孩子运气好多,有一次因为发烧严重,外婆要带着我去医院,那个爷爷就拿它载着我送到医院了,那时我记得自己连幼儿园大班都没有上,后来偶尔也会见到那位爷爷和他的骡子,不过很遗憾的是我上大班的时候被家里人接了回去,等几年后再回来那位爷爷已经去世了,我就再也没有见过那只骡子。
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被外婆家附近一位开着马场的姐姐邀请去看马,我唯一记得的是那时一个清晨,有点冷,我穿了件单衣睡眼惺忪的去了那里,我在护栏外面只记得有人骑着马从我的视线中掠过,模模糊糊的记得那是一匹棕色的马,和我以前去公园骑的那些马有点不一样,那时公园里的马棕色的有些矮,脾气不好,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个女孩子骑着它一圈的时候被甩下去过,这让我好多年都很抗拒骑马,不过以前有一匹黑色的马性格就比较温顺,除了颠颠有些不舒服其他的还是不错,不过自从公园改建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养马的人了。除了马,那时骆驼也出现过。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骆驼是很多年前一个有些炎热的夏天,西二路的十字路口过马路时一队人拉着两匹骆驼在等候通行,那时人们都围了上来看,我由于中午放学不巧自行车停在了一匹骆驼旁边,意外的离它很近,所以也有幸摸到了骆驼有些粗糙的毛皮,也许是被人驯养的骆驼,有些乖也没有反抗,除了由于炎热吐着唾沫之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在回去的时候我甚至在想:为什么文学作品中的骆驼我第一次接触后似乎并没有什么让我感兴趣的地方。
在朝阳公园还没有建成之前,那片地除了是火车必经的地方之外,其实还有树林,树林在往前走有过渔场也有过牧场。
渔场还在营业的时候也有些钓鱼爱好者去钓鱼,那时爷爷吃完晚饭就会去那里看,可是似乎对钓鱼不感兴趣,所以我陪着家里人来那里也就看看。我后来也钓过鱼,不过由于鱼饵没有挂好反到把手挂住了,那天我就“从入门到放弃”彻底和钓鱼绝缘。除了钓鱼那里也会有烧烤,有一年夏天的傍晚我曾和家里人去那里吃过,虽然是渔场,可是烤肉这一方面似乎对鱼的料理还是不到位,那一顿过后就再也没去吃了,有点扫兴。
那时还有一个小牧场在铁道的西边,经营的主人是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当我经常去那里打奶的时候已经在附近中学上高三了,我的奶奶那时一直以来和这家牧场的女主人关系不错,所以我在她们聊天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近奶牛。
刚进关着奶牛的屋子,那种气味就让小时候的我有些“劝退”除了干草的味道就是有些“湿热”的温度,还有些奶味,男主人在忙着给奶牛挤奶,而我悄悄靠近离门口最近的那只奶牛,我还记着它那有些大的鼻子呼出的热气,每次我小心翼翼的拿着几根干草靠近它的嘴边时它也会“毫不客气”的吃着,就趁着那个机会偷偷摸了一下它的鼻子、额头、耳朵……不过它在发出一些动静的时候我就下的收回了手保持了距离,每当我看到男主人割干草的工具时,莫名想起了“狗头铡”,姐姐也吓着说:“万一你头伸过去……”这样的话。
不过快乐的日子很短暂的,后来那个地方似乎要整改建公园了,渔场和牧场先后搬走,牧场的女主人后来改用送奶车给附近的人打牛奶了,我也一直因为订奶的原因,从小学只要一有空就一直帮家人去那里打牛奶,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只要放假就帮忙打牛奶,下午将奶瓶放到门房的窗口,等着奶奶或者爷爷打完牌将奶瓶领回去。
我并不是不喜欢小动物,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接近它们,因为自己的莽撞也给小动物添了些麻烦。
姐姐还在上小学时养过一段时间的蚕,那时我和她还住在一个卧室,一天早上她将有些蜕皮变得白生生的蚕放在我的手上想让我感受一下凉丝丝的感觉,可是我有些害怕,一不小心就将蚕抖到床底下了,当即就从我手上摔到了地下,姐姐的脸立马就变了,从此以后就再也不让我碰蚕宝宝。
当然,她也有翻车的时候,那时我小学五年,姐姐初中,那时和姑姑去沋河公园捞蝌蚪,本来养的好好的,后来听姑姑说沋河公园里的蝌蚪不会变成青蛙,是癞蛤蟆的卵,当一批蝌蚪长出后腿时她怂了,那个下午捧着一盆水里的蝌蚪和姑姑去沋河公园放生了。
姐姐养过荷兰猪养过仓鼠,她是一个对小动物很有耐心的人,但对人类没有耐心。她在我刚上初中时养过两只小鸭子,一只早早病死了,另外一只活了很长时间,不过在我去她房子睡觉的那个晚上我由于翻身,不小心把那只跑到床上的鸭子给压死了,半夜时姐姐发现了,对我拳打脚踢,哭着说我压死了她的鸭子……直到现在姐姐提起那件事情都对我没有好脸色,就像小时候一起去六姑泉附近她看到了一只漂亮的黄色蝴蝶,结果被我没看到,一屁股坐死时的表情一样。某种意义来说我就是她养动物路上的“克星”。
我不是不喜欢小动物,只是不懂得和它们相处,就在去年一只没有断奶的小猫临时被寄养在了家里,第一天我就把有些怕生的它抱在怀里,所以它也很依赖我,我也为了给它倒一杯新鲜的羊奶奔走了好几条街才走到快要关门的奶站,那个晚上一直都很兴奋,可是第二天我就不耐烦了,还是姐姐在照顾。
每当我给周围朋友说我没有养过小动物的时候,自己也有些迷茫,也许我“养”过?或许一直都是家人“养”?我只是最长的“看客”,连那两只在阳台养了六年的巴西龟它们都和我不熟,更别说那些家长在鱼缸里面养了许久的鱼了,我甚至从来没有主动接近过它们。
我不是不喜欢小动物,只是不知道怎么和它们相处,但我觉得可爱是真的可爱,那些小动物即使我没有接近它们也会有“三分钟热度”去看看,这就是“动物接触初始玩家”的心情吧?小动物是很可爱的,也许某一天我会对它们变得更主动一点,可是那天会是哪一天呢?我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