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下海”,能否造就“中国大G”?
➤猛士,这是一个常见的名词,不过它所指代的那辆车却不是一辆常见的车,因为那是一辆军用车。

此前,猛士的制造厂商东风汽车曾推出过猛士的民用版本,普通消费者确实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购买到民用版的猛士。但这么一辆“战斗格”的车依然不太适合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毕竟还是太“猛”了,所以我们几乎不会在路上见到猛士,买它的人基本上也是买来收藏,一年开不了多少公里,除非开去阿拉善。可见猛士作为一款汽车产品,它跟普通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还是挺远的。
但是现在事情有了一点变化,因为东风集团决定要把猛士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品牌,这个品牌将更广泛、深入地涉足民用车领域。

M-Terrain,看起来有点意思
东风猛士的品牌发布会放出了不少信息,比如发布了“M”字形LOGO,以及主打电动越野的概念等。我们最关心的自然是他们未来将带来什么样的产品,而这一切都得从他们这次带来的两款概念车说起。

两款概念车的名称分别是M-Terrain和M-Terrain S,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同一车系的五门和三门两种不同车身版本,因为两者的车身前部设计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中后部有比较大的差异。可喜可贺的是,五门版和三门版各具特色,并非刻板的拉长或缩短操作。

这两辆概念车目前的形态尽管距离量产不太远,但仍有着较多的花里胡哨的元素,我们十分期待将来见到它们“素颜”的样子。不过即便素颜丑也问题不大,这两辆概念车恰恰提供了不错的改装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M-Terrain S将会更注重用户共创属性,这也许意味着M-Terrain S未来可能会提供程度较高的定制化服务。

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猛士品牌的产品将会基于M TECH猛士智能越野架构打造,5G通信、千兆以太网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基础都是齐备的,而且也是个域控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可以说是看齐了当前业内领先的那些平台架构了。

这个M TECH猛士智能越野架构也涵盖了三大板块:
MORA猛士滑板式越野平台代表其支持多种车身形式,并且支持纯电和增程形式的动力系统,采用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系统;
MEGA POWER猛士动力代表这个架构的产品将采用四电机驱动,输出至少1000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4.2秒,并具备100%坡度爬升能力(注:100%坡度即为45度);
M ATS猛士智能越野全地形系统代表产品将搭载150mm升降行程的空气悬架,以及硬派越野必备的“三把锁”。
之所以我们要给这“三把锁”打引号,是因为它大概率是虚拟的“三把锁”,毕竟有四电机,一个电机控制一个车轮,各个车轮都可以非常精细地控制了,也就能实现“三把锁”的功能了,甚至效果比起真实的三把锁还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MORA滑板平台中同时带有后轮转向系统,针对越野需求,这套后轮转向系统可以在低速支持前后轮同向转动的“蟹行”模式。此前我们在电动悍马HUMMER EV上也见过这一功能,实际上,从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来看,猛士也确实有要做中国的电动悍马的意思。

根据相关申报信息来看,东风猛士规划的首款车型(大概率就是M-Terrain的量产版本)会有5.2米的车身长度,结合刚才提到的技术指标判断,猛士这第一款车型会有着比较高端的定位。至于这种高端定位会如何体现在定价上,这还得看东风的造化。
“军转民”自带光环?
从军用车化身民用品牌,这是猛士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属性,毕竟这种背景不是其他厂商想有就能有的,尤其在中国汽车行业,具备这样条件的厂商并不多,毕竟“东风”二字,意味深长。
不过放眼全世界,汽车军转民的案例倒是有一些,我们刚才提到的悍马便是其中之一。除了悍马之外,最有名,现在也最风光的,还有奔驰G级。Jeep牧马人、路虎卫士等车型也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军用转民用的汽车案例,甚至超跑品牌兰博基尼也曾涉足军用车领域。

很显然,军用出身的这些汽车车型或品牌,身上都带有非常浓厚的硬汉气质,这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可能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叠加军用装备一向给人以先进、可靠、适应性强等优质印象,这些军转民的汽车往往都是天生自带光环,又或者说它们与大众消费者之间存在距离感,所以定位相对都是较高的。

这大概也是东风猛士走高端定位的底气之一,不过东风猛士跟我们所熟知的外来军转民汽车有一个不同之处——它是中国的。所以东风猛士多多少少会带有一定的民族荣誉感在身上,尤其是在当前某些地区局势紧张的时代背景之下,也许更是能够激发起群众心中的共鸣。尽管我们非常清楚,以M-Terrain和M-Terrain S为代表的猛士民用产品,跟猛士的军用型号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所以该如何说服消费者来购买这“似军用又显然非军用”的猛士,就成为了东风需要研究的课题。“电动越野”或许就是他们针对这一点给出的答案。
“电动越野”前途光明?
在大部分人看来,“电动越野”是个很诡异的概念,因为你很难把“电动”跟“越野”联系起来。显然,越野是一项野外活动,在野外,很多东西都是一种奢求,其中就包括电。

讲真,我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对于越野这一种汽车细分玩法却丝毫不感冒,这也许跟性格相关,我会觉得开着一辆车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去探险,是真的挺危险的,尤其是艰难地翻过一座山之后,你发现连手机信号都没了,这时候你真的很怕发生其他的意外,无助感油然而生。
嗯,我真的不是没越过野,我只是对那种长距离的越野探险没啥兴趣。不过要是在一个专业的越野场地,有各种专业后勤保障让我去体验车辆的越野性能,那我倒是非常乐意。你完全可以说我怕苦怕累怕死。
如果我开着一辆电动车去越野,这种不安很可能会被继续放大,因为车是你唯一能够依赖的工具。诚然,具有四电机以及升降底盘的电动车在越野能力方面或许完全不输于你家的陆巡、牧马人、卫士,但你依赖的这个工具也得依赖电能,而且这越野的复杂路况下,电耗可能会达到难以预测的水平,你在野外上哪找电去?你难道不是还指望着这车能给你发发电?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这么一个对野外探险没兴趣的人会考虑的问题,那些真正爱越野的人应该会更介意这个问题。

好在,猛士在产品规划中还是留了一手,准备了增程式的动力系统,增程对于电动车来说就像越野玩家常提及的副油箱,这应该能很大程度上打消补能方面的忧虑。
只是这么一来,你把这叫“电动越野”就显得不太严谨了。更何况,我认为“电动越野”这四个字可能会劝退一些人,即便其本意应该是好的,但他们或许应该再斟酌斟酌,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包装方案。
是个声东击西的妙计?
带着军用背景,打着“电动越野”的旗号,猛士最底层的目的或许只是想卖一些硬汉风格的车,既然民用产品跟军用型号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声东击西的计策。

我不知道这么说是否恰当,但东风或许也是受到了坦克品牌的启发,然而坦克品牌启发的不仅有东风,此前我们也推送过捷途的T-X,跟猛士这次的动作是非常类似的。对于东风来说,在其品牌背景之下,打造硬汉形象的品牌和产品,在情感上具有先天优势。
只是对于猛士这个“新”品牌来说,需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他们要先把量产产品造出来,他们声称自2023年起每年推出不少于一款新车,随后还需要建立渠道等。
对于像猛士这样勇于为中国车市带来不一样的色彩的品牌,我们是喜闻乐见的。至于“电动越野”这一概念,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好在他们准备了增程式动力系统,否则可能很难打动消费者。现在剩下的悬念就是,量产产品到底会是什么样,以及他们会定下什么样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