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写好演讲稿

2021-03-03 07:27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一、写作指津

1.要有充分的对象意识

在写作之前,对演讲的对象要作一定的调查研究:听众是什么职业身份、什么知识背景,有怎样的需求、怎样的禁忌,等等。只有对听众作了调查研究,有了相当的了解,那么演讲稿的写作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终才能感染和打动听众。

要始终考虑到听众的存在,尽量选取听众熟悉的材料、事例来拉近与听众距离,引起听众的兴趣。比如用词要尽量口语化,引用不能太生僻,句式要简短点。再比如,说理的推进过程中,要时时思考听众会有怎样的反馈,根据预测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说理顺序、说理方式。

2.要有明确的场合意识

在写作之前,要明白这次演讲是在怎样的场合中进行的,是娱乐轻松的场合,还是庄严肃穆的场合。有了较为明确的场合意识,就会考虑演讲稿的遣词用句、叙事方式、说理手段等。比如,在娱乐轻松的场合,演讲稿就可以写得幽默风趣一点;在庄严肃穆的场合,演讲稿就应该写得规范标准一些。

3.要有恰当的修辞意识

这里的“修辞”并不是指要堆砌辞藻,将演讲稿写得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而是指要斟酌词句,用适切的语言最大化地调动听众的情绪,感染并打动听众。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等生动的方式进入演讲,可以用排比反复等手法强调重点,可以用反问请问等方式引发思考。另外,过渡也很重要,正如乔·格里菲思罗所说:“良好的过渡对于听众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听众感觉被带入了一片平坦的大陆,而不用在泥泞的沼泽中艰苦跋涉。”

李元授曾指出,演讲不同于一般的书面写作,是演讲者“将无声语言转变为诉诸听觉的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的过程”。因此,是否具有感染力是一份好的演讲词重要的辨别标准。可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增强演讲时的表现力。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就运用了整齐的句式和精当的修辞,极富感染力。

4.要讲求行文结构与逻辑

演讲是一种“说”的艺术,听众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好的演讲词应该具有严密、清晰的逻辑思路,以引导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以极强的逻辑层次,表达了对于马克思逝世的深哀悼。

二、引路范文

疫情之下重思理想

佚名

同学们:

“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猜答案可能是企业家、金融学家、公职人员,或者仍有一团迷雾笼罩在你们心头。

当然,现在还没有一个答案也没有关系。毕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总会遇到一些转折点,会让我们审视、反思、调整自己的理想。而疫情正是这样一个时刻。那段时间,我们所有人都心绪不定,我们不止一次地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能挺过这次疫情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有他们:手术台旁医生穿着十几斤重的防护服耐心细致地护理病人;实验室中科研人员项着几天没有合上的双眼研发疫苗,与病魔赛跑……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聆听了这些人以血肉之躯对抗疫情的故事后,一定会在震撼之余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新的思考。

疫情中的点滴让“不计私利,拥抱社会”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社会中也能够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作为年轻人,我们一心想着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想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可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见,那些真正撼动时代走向的不只是这些人,更多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个个微小的举动汇聚起来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强烈的共振,最终强大到足以改变疫情的轨迹。疫情让我们明白,为社会奉献是一个既崇高又明智的选择。

我最关注的就是其中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不少人曾经立下的理想,这次疫情让我对理想的坚守有了全新的认识。科研人员们为了研制新疫苗,那些不能合眼的日日夜夜,那些千百次尝试后一次又一次的焦躁与绝望,每一次失败都是对自我的考验。但正是这些不断的试炼,让理想不再是一句空言,而是成为用行动作出的最为坚定的回答。这不禁让我想起有学长提到过,高考填报志愿时,“物、化、医、材”这些基础学科门可罗雀。内容艰深,出成果慢,没有镁光灯的关注和巨大的利益,在这个讲究实效性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哪能少得了他们呢!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实现尊严,正是因为这群愿意坐冷板凳,不为人们所关注的人持之以恒的付出。在时代五光十色的喧嚣下能不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深思的。

当然,不仅是科研人员,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场疫情中都可能找到未来的自己。理想的树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于自身潜力、兴趣的挖掘与价值定位的主动思考。让我们沉下心来想一想:我究竟擅长什么?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是消费大把金钱后短暂的放纵,还是越过荆棘后窥视真理的曙光;是想要立于聚光灯下听他人的吹捧,还是救助一个人、成就一个生命的欣慰?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没有经过思考的理想也很难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看向自己的内心后不惧人言,作出自己的选择,才能让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独属于自己的角落绽放出光彩。

疫情是一场试炼,在一个又一个大浪的洗刷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生命的原色。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不用说出来,这个问题,答案属于你自己。



简评:

文章层次清晰,从疫情引入,针对奉献社会、勇于坚守等方面,对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进行了较为有力的论述。同时语言富有文采,善用排比、反问等修辞,很有感染力。


如何写好演讲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