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指答案】2022年四川省考省市级

2022-05-04 22:15 作者:中指的申论教室  | 我要投稿

2022年四川省考省市级真题答案


中指提示 :这套题目整体难度一般,客观题除蹭了热点外,没有什么创新或难题,日常踏实刷真题不会有啥障碍。大作文出的很好!有省市级卷的格局和水平,如果说今年国考的两套大作文是“立意”和“展开”双重难度的话,这套题目就是专门在“展开”上设置难度(立意很明确,没有任何难度)。不只是把主题定位到城市建设上来,难能可贵的是探讨“人与城市”这个非传统话题,非常考验考生的领悟能力和思考深度。



第一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为什么说冰冷的雪给L市带来了火热的发展。(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指点】分点难度不大,这题要写小帽子,小帽子要去回答冰雪给L市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发展。第一点的小帽子不太好概括,我本来想立足促进人的发展来写,但感觉飘的有点太高了,改为教育了。



【中指答案】     

     1、体育教育提质。专款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冰雪场地,帮助残障孩子开展冰雪运动,让其融入社会、获得荣誉,更加坚强自信。

     2、城市品质提升。冰雪资源丰富,建七家大型滑雪场,举办大型赛事和国家队训练,推动高铁、建筑等基础设施跨越发展,成为国家化现代城市。

     3、乡村焕发活力。冰雪旅游带动周边乡村发展采摘等特色农业,吸引村民返乡创业,为农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4、冰雪产业发展。冬奥会激发冰雪运动热情和出游消费意愿,使旅游业、冰雪产业收益持续增长,全产业链逐步形成。

     5、就业机会增多。随着冰雪运动参与人数激增,保险服务、冰雪教练等相关行业需求旺盛,从业者大有可为。



第二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2”,概述Q市激励企业技改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密码。(15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指点】密码就是核心做法,要注意做法的主体是Q市政府。第1点政府补贴扶持对应的材料比较多(因为这点做法最重要、最实在,所以材料给的信息多),找的时候要有耐心,把所有材料看完后,第1点会好归纳很多。



【中指答案】

    1、加大政府资金扶持,配套竞争性财政存款,激发企业智能化升级热情(这句放最后当结果也挺合适),推动企业智能化技改、产品数字化转型。

     2、撬动金融机构资金,协调国开行等机构启动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促使企业技改项目放贷,助力企业逆势增长。

     3、制定技改支持政策,技改新八条基础上更新完善新十条,降低补助门槛,提高补助比例,加大对人才引进、设备购置上的支持。

     4、建立碳效评价体系,绘制企业碳画像五色图,碳效评价结果直接影响企业所享优惠补贴,还对高耗能行业开展免费诊断服务,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增效。

     5、积极服务企业上市,提升金融供给能力为目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服务、培育企业在国内外各类交易所上市(最后这半句可不写,写了主要是想体现材料结果举例中的各层次交易所和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这两个非核心的信息)。

 

第三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3,自拟标题,为D省日报撰写一篇关于C市诗城公园建设的短评。(30分)

要求:观点鲜明,简明扼要,语言生动。不超过400字。


【指点】短评要在概括材料主体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论点的小帽子以及段内适量的观点表达,体现“评”。

这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分点,每点的小帽子(评论观点)怎么写。可以从“C市市委市政府将其定位为市民的精神生活园地、凝聚市民的精神家园,绵延城市精神的重要场所”得到部分启示,然后结合材料段落中各个人物说的话中的具体观点(倒数第二段中:“诗城公园有凝聚年轻人的魔力”、倒数第一段中:“极大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评论观点。



【中指答案】      

城市中的心灵港湾——诗城公园

     C市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吸引诗人前来“打卡”,散发浓浓诗情,深厚底蕴。2021年C市建成新的城市地标诗城公园,更是展现出C市这种独特的诗城气质。

     多元建设布局,延续城市文脉。公园将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诗歌与科技相融合,形成一园一馆一环路的独特布局。预设1000个橱柜展示今后百年精品诗歌,2.5公里环湖路展示古今中外诗歌,让诗歌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经久流传。

     休闲阅读体验,凝聚广大市民。园内景色怡人、设施完备,吸引市民休闲阅读,凝聚市民热爱城市。特别是电子阅览馆收集现代诗歌、网络文学在内的各类文学精品,成为凝聚年轻人的魔力,激发兴趣灵感。

     诗歌创作活动,丰富精神生活。首届“云集诗城·唱响时代”诗歌创作活动在公园开展,海内外著名诗人齐聚,优秀诗歌展示评比,引起社会轰动、引领文艺发展,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诗城公园像一个心灵港湾,通过诗歌将人们凝聚在一起,铸魂育人,呵护C市市民生长。




第四题


资料5中横线部分“一座城市就像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活在其间的每个个体,就像这个生命体的细胞,这些细胞既给生命体提供支撑与动力,又从生命体中汲取养分成长。”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给定资料1-5,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题意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结构完整;(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4)800-1000字。



【指点】这篇文章的题干好理解,就是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城市发展。

这篇是典型的A与B型文章。关于A与B型文章,什么时候写两个分论点,两个分论点的大作文写法中如何根据主题背景的不同合理、巧妙地扩充出5段。什么时候写三个分论点,第三个分论点如何写。能够想清楚、回答好这一系列问题,对申论写作意义重大,希望每个人都能想明白。篇幅原因就不在此展开,大家可以对比我在2022年国考副省级大作文中提供的两个分论点的写法,慢慢体会。(或者听一下两套真题大作文思路部分的讲解,加起来大概半小时,会让你拍大腿的)

另外,这篇文章我参照仿写20220425中指看报:激发青年与城市双向促进,写三个分论点(大家可以重新审视这篇人民日报的价值,以及我批注的价值)。


【中指范文】

   

建设人与城市双向成长的生命共同体

    城市因人而兴,人因城市而荣。冰雪之城依托自然禀赋,实现城市的跨越发展,创造市民的美好生活;诗歌之城传承诗文底蕴,凝聚城市的独特气质,塑造市民的精神世界。每一个城市都像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生命共同体,而市民既是生活其间的个体,又是决定这一共同体生长发育的因子。只有人与城市同频共振、和谐共生,让城市发展服务于人的成长,让人的发展回馈给城市支撑与动力,城市这个生命共同体处于稳定协调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上。

    建设城市生命共同体,服务人的成长是根本目的。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代城市的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文化有待挖掘、公共服务短板明显、发展空间难承梦想等,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城市生命共同体就是要尊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用城市文化去涵养人心,塑造精神(材料3诗城公园得出)。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上的更高需求,用更优质更特色的公共服务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材料1特殊学校得出)。要努力为市民创造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用更高水平的产业发展、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激励人们奋斗追梦(材料1所有内容都可以得出)。

    建设城市生命共同体,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着力点。人是城市发展最终的受益者和享有者,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主力军。普通人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就能够在无形中、平凡处塑造出一座城市的精神,赋予城市难以描述的发展力量。因此要鼓励引导市民树立主人翁意识,敬畏城市、善待城市,为城市注入和谐发展之力(材料5第一句话得出)。培养勤劳勇敢的品质,实干担当,不负重托,在城市发展最需要最困难最一线处建功立业(材料5老黄与领导对话得出)。形成创新创造精神,自力更生、敢闯敢干,面对城市发展新局面新变化,能够快速适应融入,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因子(材料5棒棒转行得出)。

    建设城市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经验。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不同,各地市民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各异。有的城市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技术要素聚集,有的城市历史文化深厚、特色发展条件成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资源丰厚、发展潜力较强(材料2、3、1分别得出)……建设城市生命共同体,要鼓励试、倡导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定力和决心,让人的全面发展与城市高质量逐渐深入人心、融为一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城市命运共同体,人与城市互为贡献者和受益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激发人与城市的双向促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优势和持久潜能,实现人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




【中指答案】2022年四川省考省市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