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社版《窝头会馆》北京站首演repo
不涉及剧情,只是我自己的观演感受。

2022年8月3日,龙马社版《窝头会馆》北京站首演。
一进门,首先看到是Aveineil雨露均沾的花篮,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每人一个。
再加上全员(杨鹤通:???)Aveineil的工作服,emmm,杨九郎真去德云社的广告部了吗?


看来这衣服早就做好了,天津排头一个,然后北京、上海、南京、宁波、重庆、武汉。
这是《窝头会馆》会巡演的城市吧。

杨九郎是不是真去了广告部不知道,《窝头会馆》这广告效果肯定是有了。
2018年,老郭说“现在是德云社最好的时候”,然而现在看,2018年远远不是德云社最好的时候。
什么时候云鹤九霄能开枝散叶,把相声艺术带入到一个新的境界,才能说那是德云社最好的时候。
艺术的提高需要融会贯通,万象归春,春亦可入万象。
老郭扮演的苑国钟一上场,观众热烈鼓掌。
但这个满堂彩不是给“苑国钟”的,而是给郭德纲的。
观众对演员太过熟悉,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冲着“德云社”,而不是冲着“窝头会馆”来的观众,看到老郭的时候,还是不免莞尔。
这种困扰很多喜剧演员都有。
宋丹丹、范伟、郭德纲都有这个问题,他们塑造过深入人心的喜剧形象,于是他们演起别的剧来,不管是悲剧还是正剧,不管人物是什么设定,观众一看到他们就笑。

演员各有各的困扰。
之前,我很为于明加捏一把汗。
人艺版的田翠兰是宋丹丹演的,观众很难不把演员做对比,这儿多了那儿少了,那是宋丹丹,怎么比?
然而没想到,本场的第一个泪点就是于明加带给我的。
于明加饰演的翠兰子掉过脸抹泪,我的眼泪也下来了。
在那个瞬间,我忘了演员于明加,看到了一个在艰难困苦中依然用力生活、有着深沉的、自发的、朴素的阶级情感的善良女性。
从这开始,我入了戏。

张龄尹演的周子萍在剧中是一个进步青年。
张龄尹一开口,我:哇,这个女孩子的声音太好听了!
说声音好听,不准确。
准确地说,是台词好听。
台词好听,不仅仅因为演员的音色好,更因为演员对人物把握得好。
温柔且坚定,热血但不鸡血,张龄尹演的周子萍是那个时代里让人向往的美好。

德云社的演员里演得最好的当然是于谦。
于谦演的古月宗就是个“老不死的”,好像他下一秒就要死,又好像总也不会死,会一直那么欢实地、迂腐地、小心眼地蹦跶着算计这个算计那个。
古月宗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可就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真是神奇的演技和神奇的人设。

以演技分,栾云平、曹鹤阳、侯震和杨鹤通是第二档。
不如于谦那么夺目,但是也没什么毛病。
这四位里,栾云平演的肖启山戏份最多,人物塑造得也最传神。
曹鹤阳自然。
侯震收着演。
杨鹤通规规矩矩。
这四位里,栾云平最好。

相比那四位,张九龄王九龙和杨九郎这三个九字科的年轻演员又嫩一些。
苑江淼这个角色不好演。
苑江淼是是内心情感撕扯最强烈的一个,有多爱,就有多恨。
可是这种爱恨交织要怎么表达?是转换还是交融?
张九龄演得还行。

杨九郎演的肖鹏达内心是另一种撕扯。
凡是内心有撕扯的角色都不好演,演状态容易,可把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演出来,难。
就昨天的首演看,杨九郎演得相当可以了。
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该给的情绪都给到了。
尤其那个擦鞋的动作,看得我心里一软。
这个动作,把人物立体了,情绪丰富了,性格丰满了,主题深沉了。
具体的分析,等巡演结束,我们再结合剧情讨论吧,不剧透了。

至于我们老郭,啥也不用说了。
我就一句:郭德纲我爱你!我要看你生猴子!
生不出来,养别人家的也行!
多带徒弟多演出,把平台做得大大的,道路拓得宽宽的,我们永远支持你!
以后,我们还会支持你的孩子们!
加油啊老郭!
时间紧张,今天就写这么多吧。
今天我要继续天桥午场,晚上继续《窝头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