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宝义医生:每天都昏昏沉沉想睡觉?注意!过度嗜睡可能是一些疾病到来的“信号”

费宝义
40余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原沈阳职工医学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长年致力于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对精神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曾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擅长领域
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擅长利用药物结合物理综合疗法及心理疗法、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心理科的疑难杂症。对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精神疾病有深刻造诣,成功帮助众多精神心理患者走向康复,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明明前一晚睡满了8小时,为什么第二天还是昏昏欲睡、疲惫不堪?
日常生活工作中,仿佛总有一些睡不醒的人,他们经常满脸疲惫、无精打采,常常犯困。
注意了,白天频繁嗜睡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有种疾病叫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
主要特点是白天睡意过多和不正常的睡眠规律,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酒精、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
嗜睡可发生于任何阶段,且发生的时间多不合时宜,如发生在正当说话、吃饭或驾车的时候。
由于容易疲劳嗜睡的表现与一般人认为的失眠症状颇为相似,因而常常令人难以分辨,误将其归咎为睡眠不足了。
但是,如果每晚睡眠时间已达平均值8小时,白天仍然表现为容易疲劳嗜睡的话,问题恐怕就不是睡眠不足这么单纯了。

只是轻微地容易疲劳嗜睡,表现为倦怠虚弱、懒散等状况,不会过度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话,算是轻度嗜睡。
但若是极度容易疲劳嗜睡,以致对任何事物提不起劲、思考能力变差,学习、记忆力大打折扣,那么就要注意了,你可能进入了中度甚至重度嗜睡阶段!
过度嗜睡也危险
身体衰弱
长时间睡眠,会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使心脏收缩乏力,稍微活动便心跳不已、疲倦不堪,全身无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身体衰弱。
肌张力低下
醒后立即起床活动,可以使肌张力增加,增加肌肉血液供应,将肌肉中的代谢物排出。
但如果过度嗜睡,导致肌组织错过活动的良机,易使人出现腰酸腿软和肢体无力。

认知能力下降
白天过度的睡意会使人丧失应有的能力,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
嗜睡可能是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大脑缺氧
大脑长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发呆、反应迟钝”。
糖尿病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白天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因为是一种代谢疾病,所以这种病的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白天长期疲劳、嗜睡,也可能是糖尿病正在逐渐向我们走来。

高血压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是非常常见的。
患高血压的病人应掌握上述症状,出现了上述症状说明血压有波动,需要提高警惕。
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如不注重自我保养,再高明的医术也很难有良好的疗效。
脑溢血的先兆
中年男性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
此外还会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征兆。
睡眠性呼吸障碍
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的人,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
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机体缺氧。
长此以往,身体所有器官都无法好好休息,导致白天很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必要时需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

心脏病
疲劳、乏力也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
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
综上所述,嗜睡症现象不容小觑,有些时候不仅仅是疲劳那么简单,可能还会引起巨大隐患,因此,如长时间出现嗜睡时要尽快弄清原因,进行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