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采购15000架无人机?俄伊欲建“铁三角”,无疑正中美下怀
伊朗方面放出消息,宣称中国可能将会采购15000架伊朗无人机,这个消息真的可信吗?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伊朗希望和中国构建新的“铁三角”,如果中国如此行动,无疑正中美国的下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月12日证实,应中方邀请,伊朗总统莱希将在本月14日至16日访问中国,这是中国和伊朗外交关系中的一个大事件。伊朗方面此次访华,除去要和中国讨论当前世界上的重大国际问题之外,核心问题恐怕就是商讨如何加深和中国的合作。伊朗总统办公室的官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透露:“我们正在与中国建立广泛的经济合作,这些合作源自于伊朗-中国全面合作文件。”而伊朗官员提到的这份文件,是一份有关中伊两国的25年战略合作协议,涉及中国为伊朗提供4000亿美元的投资,以换取长期性的石油供应。伊朗总统这一次访华,显然是要重点讨论这一将对伊朗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的计划。

有趣的是,就在伊朗总统即将访问中国的时候,中东媒体却传出了一个格外吸引人眼球的消息。一位据称是“伊朗情报部门领导人高级顾问”的消息人士表示,伊朗的无人机实力强大,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对伊朗无人机有浓厚兴趣,其中中国更是准备向伊朗购买15000架无人机。这样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引发了外界的关注,15000架无人机的订单显然不是小数目,如果中方真的要对伊朗发出这笔订单,那将是两国军工领域的一件大事。但问题是,中东媒体透露的这个消息究竟有几分可信度,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伊朗的无人机技术确实不弱,尤其是在中短程自杀式无人机方面较为突出。原因在于伊朗本身的空中力量很难和其军事对手对抗,因此伊朗非常依赖无人机装备在国土外进行侦查和作战行动。而且伊朗曾缴获美国的先进无人机,依托这些战利品伊朗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逆向仿制,这进一步加强了伊朗的技术。此外,在长期的实战军事行动中,如也门战事、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作战中,伊朗也积累了相当多的无人机使用经验。因此综合来看,中国可能会购买少量的伊朗无人机用于参考和借鉴,尤其是购买一些实战性强的装备进行研究。然而,伊朗国防工业落后的问题是致命伤,航空装备需要的高端技术,从动力系统、侦搜设备到精确定位系统,伊朗的技术都非常有限,这就限制了伊朗无人机发展的上限。而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积累,无论怎么看,中国都无需大规模地进口伊朗无人机,那只会严重挤占中国自己的采购费用。

因此,中东媒体公布的所谓中国采购15000架伊朗无人机的说法,基本可以确定是不可信的,极有可能是夸大其词或伊朗某个官员的私自揣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伊朗倒是很希望能和中国进行这种级别的军售交易,如果可以的话,伊朗和俄罗斯更是希望和中国结成所谓的“铁三角”。在上个月于维也纳进行的中俄伊三方会议中,俄罗斯和伊朗代表都显示出支持三国更深层同盟的态度,俄方直接呼吁中俄伊建立新的“铁三角”以对抗西方的制裁。然而,中方随即却亮明态度,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直言中国会遵守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外交政策,等于是委婉地拒绝了俄罗斯和伊朗的提议。

其实,这不是中国不愿意发展和俄罗斯以及伊朗的合作关系,问题在于如果中国加入这样的一个军事性质浓厚的同盟,反而会正中美国下怀。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希望切断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尤其希望让整个西方集团一起对抗中国。而中国本身不结盟的政策,保留了中国在国际上中立客观的地位,这是中国能够不受限制地和所有国家进行合作的根基。一旦中国加入军事同盟,那么美国方面就有借口挑拨西方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可以借此推动欧洲国家和美国一起推行所谓的“对华脱钩”计划,那对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而言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国的不结盟、不对抗和不针对第三方的政策,是最符合当下中国国家利益的选项,加入军事同盟并不是一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