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0702】最新县域(2021-2000)和地级市城镇化率(2022-2000)!
资源介绍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随之提高。城镇化率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人口计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一、基本概念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常住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 50%,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在城镇的聚集程度,是指人口的城镇化程度。受户籍制度影响,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能很好地客观反映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情况,仅这一指标不能全面衡量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计算方式
在人口普查年份,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判断出每个村(居)委会的城乡属性,代入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可以直接计算得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在非普查年份,通过开展人口抽样调查,对影响城镇常住人口变化的因素进行分解,分别估算各因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影响城镇常住人口的因素包括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具体推算时, 一是结合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地域库城乡属性的变化,估算城镇地域扩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二是通过人口抽样调查,分别估算城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以此获得当年城镇化率的变化幅度,在上一年城镇化率的基础上,计算出当年的城镇化率。
一、地级市城镇化率(2000-2022年)
1.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年报
2.缺失数据通过各统计年报、对应城市年鉴填补3.注:部分城市统计口径有变,使用(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年末总人口)进行测度

二、县域城镇化率(2000-2021年)
1.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统计年报
2.缺失数据通过各统计年报、对应年鉴填补

版权声明
本次资源来自网络收集,质量请自审,仅作为学习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详情请点击下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QyMzE0OA==&mid=2247524416&idx=2&sn=16cba3705adcdf2ae9e6a904b91f42c1&chksm=ce587a03f92ff31533f8fd9f9317280494c950577c2e4d237e6e7967a626e7da8769342de7e4&token=1441738043&lang=zh_CN#rd
更多资源请点击下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QyMzE0OA==&mid=2247523536&idx=1&sn=2a5cb170f80506600e1773235b69d332&chksm=ce588693f92f0f85593ac89c69e43830fadba381c859ecf84307735ba2ae422cd4b46820e8d7&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