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用“人人都有麦克风”对我的乳腺会很好~

2023-12-03 15:58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 阅读前可以先阅读本篇推文的姊妹篇「一些新传答题中更准确、更具体的表达句替换」,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句子表达和词语表达,相同点就是拒绝“人人都有麦克风”。


◼️ 如果你觉得当下自己答题整体感觉不错,框架和逻辑建立都相对顺畅,但就是在书写、论述时总觉得有些“大白话”,或者总是那么几句话来回倒腾,从一张试卷的名词解释写到论述题结束,那么可以参考上面那篇表达语句的替换,用更合适的、更具体和清晰的说辞替换、补充既有的观点句。除此之外,写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提笔忘词」的情况,不是说忘记“怎么写”,而是想要用到某一个动词、某一种形容词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一个恰当、合适的词语,结果就是一个词导致思路断层,最终在考场上白白浪费了时间。


◼️ 在备考的冲刺关口,一直在和大家讲一个关键词,叫做「抓大放小」。抓重点、抓核心、抓热点、抓要点。同时,要关注「总结」的价值。最好是有一张表总结了学科考点,最好是有一张图画出了学科逻辑,最好是能够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练过的题型与考法,学习过的破题思路和拆分框架。总之一定将重心放在「整理」「整合」「总结」「归纳」上面,也顺应了不要再去对细枝末节的问题投注太多的精力这一条核心复习路径。


◼️ 综合以上两个诉求“提笔忘词”“关注整合”,秃头所就给大家整理出了「新传论述常用词汇表达(高级表达)」,一共是63个用起来顺手又专业的词。这部分有些在《新传考研名词解释》小册子附录中已经呈现过,有些是新鲜补充的内容。当然,小册子里还有一些解释说明的部分,本篇推文就更加言简意赅:词语和使用场景,尤其是用在小标题时的案例都给大家整理清楚了。


◼️ 争取给大家做到学了就会用、用了就拿分!


☃️
12/02/SAT.

不仅对我的乳腺好

更重要的是准确表达

@TuTouSuo™️ 


对于写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去吸收相关的语料内容,不止是一些好的句子表达,更是在对现象、场景、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勾画和解释的时候,需要找到最适合的表达词汇,并且这些内容必须牢记于心,才有可能熟练应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这些词语的作用,可以先看以下两段表达之间的区别。其中,第一段表达看起来虽然该说的观点也都说了,但总感觉不够专业,没有什么学科壁垒性,像是日常的口语表达,缺乏书面写作的感觉。而只要对这段论述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调整,就可以像第二段那样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叙述也更加准确、清晰。


「第一段」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随着算法技术的出现,智能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它的特点是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智媒时代会对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影响,同时改变我们的行动和生活。因此,智媒时代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第二段」以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智媒时代是从Web1.0时期沿袭而来的产物。在媒介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当下,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催生出旧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性内容的变革调整,更进一步促使社会生活为媒介属性所影响,出现涉及伦理道德的人机互动关系。由此,智媒时代的特征在其发展现状与表现形式中将愈发清晰可见。


1.调整语序:把多余的语言表达内容删除,利用定语和补语进行扩充,使整个句子节奏更加紧密;


2.改变语言表达:


“随着xxx出现”“人人都有麦克风”用得频繁其实没关系,但不够精准,比喻太多,换“沿袭”“资源泛化”(在本道题的表达里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特点,而不是话语权分割的问题,就算要用“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表达也不合适);


“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不够专业(一般这种都直接称为社会结构),换“社会结构性内容的变革调整”;


“我们”太口语,换“公众”“个体”;


“生活和行动”可以扩写为“社会生活”与“人机互动关系”,更具体、更清楚;


“从以下xxx方面”也可以,但如果换成“智媒时代的特征在其发展现状与表现形式中将愈发清晰可见”会更合适。


要让自己的表达更加专业就只需要尝试去理解这些高级替换词的意思,以及可以替换的内容、场景即可,具体参考以下的表格:



◼️ 文字版替换词与场景使用

*扁平

*网络的扁平特征具有更强的话语开放性


*建构

*人际传播的社会化具有自我建构的功能


*解构

*网络文化让主流文化体系被持续解构


*情境

*传受双方通过符号交流形成相应情境


*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媒体融合的重要路径


*张力

*二者间的话语张力正在研究中不断凸显


*塑造

*媒介技术将持续塑造个人的认知与行为


*话语

*话语资源的丰富度决定了网络开放程度


*表征

*后现代的表征之一便是风险的流动性


*符号

*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一同创造了新的神话

*撒播

*撒播是作者将内容意义开放于公众的过程


*弥散

*新闻的弥散将进一步导致普遍的伦理失范


*范式

*文化研究与符号学为传播提供了重要范式


*体系

*新闻业的实践体系正在被智能媒体所颠覆


*浸润

*数字技术对社会结构不同层次的浸润


*颠覆

*节点传播是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颠覆


*霸权

*通过掌握符号资本实现的文化霸权


*场域
*新闻生产的场域存在诸多控制因素影响


*圈层

*社交圈层关注的信息类目将导致同温层效应


*共同体
*共同体享有一致的身份意义与文化归属


*合法性

*职业合法性的缺失使新闻人面临危机


*资源泛化
*冗杂信息的堆积被归因于传播资源的泛化


*身份

*媒介事件中的身份象征与认同体验


*迭代
*社会事实内容的迭代与补充发展趋势


*加码

*后真相已持续加码真相失焦可能


*个体
*个体的道德感已然为群体情绪所消解


*景观
*舆论环境呈现出的后真相传播景观


*解码
*受众对内容信息的解码方式直接影响


*民粹
*利用民粹主义思想引导舆论影响民主


*观照
*这一问题的讨论本质上是对xx的观照


*异化
*数字资本主义的浸润导致用户的异化


*延异
*符号在意义的碰撞与融合中发生延异


*狂欢

*公众的话语狂欢实际早已临界于乌合之众


*祛魅
*对外传播必须对文化的隔阂进行祛魅


*线性
*线性单向的交往模式正不断转向开放互动


*赛博
*赛博空间中对虚拟身份的认知和体验


*神话

*神话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文化霸权的结果


*意识形态
*影视剧无法避免政治性的意识形态倾向


*社会资本
*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代表节点的传播力


*文化资本

*社交平台用蓝v标志赋予用户以符号资本


*后现代

*风险迸发、流动液态的后现代性

*历史语境

*在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语境下,新闻业…


*宏大叙事
*作为宏大叙事的塑造主体,主流媒体…


*策略性仪式

*客观成为了新闻人肤浅表达的策略性仪式


*融合

*通过融合不同媒介的属性特征,网络…


*策展

*对事实内容的策展与审视凸显真相价值


*内爆
*空间与时间的差异将发生直接的内爆


*液态
*流动的传播主体使信息碎片化、液态化


*悖论

*悖论在于,保护隐私与个性化服务无法并存


*驯化
*作为驯化主体,算法使个人丧失自主性


*壁垒

*圈层壁垒来自于对群体身份的认同


*殆尽
*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能力已几近殆尽


*匮乏

*资金、人才、技术手段的匮乏难以为继


*他者

*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以他者行为为参照物


*促逼

*技术促逼着传媒业加快媒体转型步调


*脱域

*脱域时代下的新闻实践将失去规则依傍


*悬搁
*作为悬搁于这个时代中的伦理问题


*元媒介
*如网络技术这样的多媒体性的元媒介


*理性化

*理性化成为当前社会主流价值标准


*原子化

*摆脱礼俗社会后,个人更具原子化特征


*污名化
*出于政治利益对我国形象的污名化手段


*主体间性
*维持传播双方对等、理解的主体间性


*无机生命

*以无机生命形式存在的数字孪生体


*数字殖民

*控制用户数据本质上是一种数字殖民


*数字劳工

*异化后的用户成了平台资本的数字劳工


*数字孪生

*元宇宙将重塑个人的数字孪生体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


「冬日冲刺帮扶班」


十堂课程|女娲补天

40个小时|上岸救命



´•ᴥ•`


「实务保姆批改班」


保持对实务写作的手感

持续练习,冲刺复健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


不用“人人都有麦克风”对我的乳腺会很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